诚意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如果你喜欢你所在的城市,那么就努力在其中诚心诚意的生活。待己诚,待人以诚。当大多数人真正把一个城市视为自己的家,愿意为它诚心诚意地付出,而不是把所在的城市当做自己人生某个阶段的一个过客,那么你的城市就已经进化了。

香港海港城

从十多年起,中国人终于进化到了思考“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阶段。那个阶段的一个数量化指标是,年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但十多年的思考落实在实践中,显然我们迄今的实践相当失败。

我们还没有奢侈到能全民高呼“逃离城市”并付诸行动。在解决群体性生存方面,城市依然是人类能够提供的最佳解决方案,而且于国人而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都是。所以,应该收拢一些功利心,让我们诚心诚意地想一下我们比较糟糕的城市生活状态。

从四五千年前沿江海、据平原之利形成人类共生的超大型聚落至今,城市长盛不衰。从百、千、万人的共同生活,渐渐而至几十万、上百万、过千万,如今最大的城市圈聚居的人口超过两千万,千万级的人群聚落在地球上比比皆是。

人是群居动物,为了满足如此大体量的人群体生活的需要——事实上,很早的时候,就有聪明人意识到,城市并不是越大越经济,越大越能满足人在舒适便利等更高质量生存方面的需求,比如劣质的空气、糟糕的饮用水、压抑的空间、拥堵的街道、奇缺的公共资源……但城市依然不可阻挡地庞大起来,人类数千年文明的成果不断填入城市的巨口。

城里的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出去,而城外总是有很多人希望进去。城市膨胀,人的欲望也同样在膨胀,直到有一天欲壑难填。所有的器物,一开始还是为了满足更多人的生活需要,到后来变成仅仅维持城市的正常运作。

城市当然是工业技术文明的体现,不过器物的文明原本是为生活服务的,当对器物的追求反过来超越了生活本身,城市就越来越显示出其暴虐。当代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处于追求器物的阶段,表现就是GDP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城市的最高追求,还有就是中国的游客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首先看的是它的楼够不够高、路够不够宽。

追求器物层面的进步,是城市发展绕不过去的阶段。经济学家用一道红线赋予了其合理性,年人均收入3000-5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当下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早已、正在以及将要扩越这个金钱标准,但是,真正能超越器物追求的中国城市却极其罕见,香港是中国为数不多又触手可及的一个样本。

城市在工业文明阶段兜了一个大圈子,为安全、便利而生的城市,往往会把安全、便利搞成了奢侈品。在后工业时代,象征城市文明、现代化的词汇,经常不是GDP、高楼、大马路……等形而上的实物,而是诸如社群、公民、公益、志愿精神、互助……等等我们似曾相识,而在今天变得只能意却很难言传的东西。

去一个城市,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从浮光掠影进入探寻一个城市底蕴的阶段,是一所伴随城市兴衰的老房子,是蔓延最长久的一个家族,是最古老的一条小街,是最恒久的一个品牌,是最有传承的一个店面,是最口耳相传的一个味道,是能让人放松融入的一种气氛……总之,这一切构成了城市文明的一种味道。这样的味道,在北京、上海不一定能体会得到,在香港则经常能体会得到,即便是在发生了“驱蝗”以及小孩临街便溺的龃龉之后。

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之后,努力生活就变成了一种写意的态度。如果你喜欢你所在的城市,那么就努力在其中诚心诚意的生活。待己诚,待人以诚。

人们常用下水道来比喻城市良心,那是因为它能集中了一个城市的设计理念、工业能力、用心程度等等。其实,在一个优良的城市里,诚意无处不在。它可能是路口始终盯着人行道而不是车辆停止线的摄像头,是让人感觉更安全的配枪巡警,是当你需要时总是能及时出现的公职人员,是全情投入的志愿者,是犄角旮旯都能放心就餐、买东西的小店……

当大多数人真正把一个城市视为自己的家,愿意为它诚心诚意地付出,而不是把所在的城市当做自己人生某个阶段的一个过客,那么你的城市就已经进化了。这样的城市,不是靠钱能砸出来。

香港也许还有诸多令人不如意之处,当香港已经最接近这样的城市了。关键的是,它就在身边,一抬腿就能过去、看见。

是什么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在当下的中国,大略是能激发人们内心诚意的政策、制度、环境、气氛所有这一切。内地的城市该整体进化了。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