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事二题

张大千从巴西去巴黎举办了一个画展,请到了毕加索来参观。毕加索绕了一圈,张大千问观感。毕加索不客气地说(也可能很自然地说):“你的画在哪里?”意思说张大千没有自己的创新,与传统中国画未拉开距离。从此,张大千开始了自己的大泼墨泼彩手法。可能就是这一次,毕加索临摹了一些齐白石的画说:“中国有这么了不起的画家,我怎么敢访问中国呀!”

责任编辑:朱又可

毕加索与中国门神

张仃先生是我国美术界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重视、研究与实践的先驱者。

1950年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科系(当时也称图案科)负责人时,马上从上海调来张光宇先生来任教。其目的是将此专业办成地地道道中国特色的课程。因为张光宇就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重视吸收的倡导者。我当时就是图案科的学生,亲眼看到和感受到张仃先生的兴奋情绪。

可是,我却要申请转绘画系学习。未料同班周成镳同学也要与我一同转走。这怎么可以,我们俩都是班里的“长”,这不是拆台吗?我劝他老老实实待在那里我一个人转,否则都转不成,他勉强同意了。张仃先生当时是很恼火批准我离开的。从此我每见到周成镳,他都埋怨我阻挡他转专业。其实他在实用美术方面的创造是很突出有成就的。

后来我曾对张仃先生提过我请求他批准转绘画系的事。他忘了。本来是小事一段。不过在以后的年月里,我热衷起民间艺术来了,他支持,并无保留地协助。

每次为了出版民艺书籍或活动请张仃先生题词,他总是即刻完成。一起参加有关民间艺术会议,致词、发言都是一致而默契的。尤其我女儿杨阳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也研究教学中国民间艺术,特别是他见了我们合作的《黄河十四走》和《中国乡土艺术》,他是高兴而欣慰的,并主动题书名。

前年张仃先生去世,在悼念活动期间,我了解了一段1956年张仃在法国巴黎与他敬仰的毕加索会面的往事,使我感慨又难忘。

要在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新中国馆派了张仃先生为首前往设计布展。既然去法国巴黎,借机访问毕加索是情理之中,何况毕加索是一位共产党员。

张仃先生在出发前准备了两份礼品,一件是荣宝斋水印齐白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