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沙龙】汉语写作的意义 对话孙郁

什么是好的文章?『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所逆愈甚,则所复愈大。大则复于古,古则复于本』。一个作家不要顺着流行的东西来思维,要逆,逆才会发现问题。写作是要向人的认知极限超越的一种精神劳作。

什么是好的文章?『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所逆愈甚,则所复愈大。大则复于古,古则复于本』。一个作家不要顺着流行的东西来思维,要逆,逆才会发现问题。写作是要向人的认知极限超越的一种精神劳作。

人是靠语言符号来思维的,但是流行的语言,被无数次污染过的语言不能够再激发人们的想象,不能够再给我们带来心绪的刺激和自由,所以要不断地去寻找陌生的语言,陌生的方法,陌生的表达方式。这是作家的任务,也是思想家的任务。

孙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80年代起转入文学批评和研究,长期从事鲁迅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作品包括《鲁迅与周作人》《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鲁迅与胡适》《胡适影集》《微笑的异端:影像中的胡适》《鲁迅与陈独秀》《张中行传》《对话鲁迅》《鲁迅书影录》《鲁迅藏画录》《百年苦梦:20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在民国》《文字后的历史》《远去的群落》《混血的时代》等。

“写作是要向人的认知极限超越的一种精神劳作。”刚刚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上凭借文集《写作的叛徒》一举摘下“2013年度文学评论家”封号的学者孙郁,在名为“没有意义的意义”的讲座上这样描述着自己对汉语写作的诠释和理解。

众所周知,孙郁用自己的半生时光研究鲁迅,同时关注着张中行、汪曾祺、孙犁等文坛中那些刻意与主流体制之间保持着距离的边缘人物。他赞叹李人方言写作中活脱脱的市井之气,赞叹鲁迅直指人性善恶的凌冽,赞叹莫言在创作中对本真的还原……

作为文学的旁观者,孙郁审视着作品;作为文学的参与者,孙郁反思着创作。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的中国,汉语写作着实遭遇了不少的问题和阻碍——流行词汇的盛行、写作模式的固定化、主题先行的思维方式、写作目的性的“有用”化……那么,究竟何谓好文章?孙郁以龚自珍《定庵文录序》里的文章做总结,“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所逆愈甚,则所复愈大。大则复于古,古则复于本”。

对孙郁而言,汉语写作是精神的跋涉、心灵的需求。而今日之中国文坛,又该如何挖掘汉语写作的可行性呢?

-----------------------------

1 作家不要顺着流行的东西来思维,要逆,逆才会发现问题。很多人的文章写出来后觉得没有意思,食之无味,是因为顺得太常态。

-----------------------------

半年前,我出席教育部一个学生指导委员会的会议,讨论的其中一个内容,是关于中小学课本文章选定的。会议上很多学者都认为,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里,古文的数量太少了。很多人听了可能会有疑问,五四不是说要打倒文言文,把文言文废掉,用白话文、用我们今天的口语来写作吗?为什么还要学习那么多古文?

实际上,这一百年来,中国文章写得最好的、小说写得最好的,几乎都是古文基础非常好的人。我最近在三联出版社出了一本书,叫《汪曾祺闲录》。汪曾祺生前跟我讲过,他写小说、散文,看似白话文,但是文章的背后都是文言文在支撑的。他这个话让我想起鲁迅,鲁迅用白话文写作,可是他的文字背后也都有古文的东西在支撑。

这个现象我们后来的学者就不太关注。1949年到现在,中国人的白话文写作就是在单一的语调里。有人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汉字词汇量是最少的,无非就是“共产党”、“毛主席”、“工人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为人民服务”……哪怕到现在,汉语的词汇量也没有民国时候的词汇量丰富。

民国时候的文人写作,有受到古人的影响—当时很多遗老遗少都用古文写作;与此同时,上海滩的一些作家,写作亦东亦西,受到翻译体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市井话语式的写作,写的是市民生活,用的是方言。

当时的文化生态相对来讲比较健全。就白话文的写作领域,有人用蓝青官话也就是普通话写作,也有地道的方言写作。说到方言,清末有一部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老舍先生,用北京话来写作。还有四川的李人先生,是用四川的方言写作。李人在法国留学,深受左拉的影响。他的法文特别好,翻译了大量的法国小说和欧洲的小说,还写出了非常好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郭沫若先生还写过一篇文章,称赞他是“中国的左拉”。

为什么老舍先生、李人先生的文章写得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用流行的语言来写作—他们的写作和流行语言没有关系。中国现在用流行语言写作的,当然也有好的文章,但非常少。显然,我们的词语出现问题了—我们的汉语,我们每天重复的一些“正确的废话”,说的都对,但是都没有价值。

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说,好的文章“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所逆愈甚,则所复愈大。大则复于古,古则复于本”,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后来章太炎先生、鲁迅先生一直到汪曾祺先生,谈文章之道基本上都抱持着这个观点:一个作家不要顺着流行的东西来思维,要逆,逆才会发现问题。很多人的文章写出来后觉得没有意思,食之无味,是因为顺得太常态。写作是要向人的认知极限超越的一种精神劳作。

-----------------------------

2 鲁迅说“在中国要成大事者,必有学者之良知和市侩之手段”。首先要有学者的良知,但是只有学者良知不行,还要有市侩手段—你要懂得世故。

-----------------------------

到底什么写作是好的?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他获奖前的好多年,我们一起在鲁迅博物馆开了一个莫言的学术研讨会。当时的莫言不被主流媒体所认可,茅盾文学奖评不上,主流媒体也批判他。因为莫言的写作,是把好人当成坏人来写,把坏人当成好人那样来写。他看到了问题的复杂性。比如写抗战,他写很多参加抗战的人并不像我们电视电影里描写的勇敢而纯洁,抗战的队伍里也有流氓。在当时,这样写是不行的,是被当时部队的批评家所批评的,还有杂志连篇累牍地发文章批判他。

后来,人们发现莫言的写作还原了事物一部分的本真,而且他的想象力给汉民族的书写、汉语的书写带来了内力。他那种狂欢式的思维方法,实际上颠覆了中国推崇的儒家里温文尔雅的书写秩序,也颠覆了泛道德化、泛艺识形态化的写作精神秩序。在当时来看,他“逆风俗”、“逆流行色”的写作是绝对不能被忍受的。

汉语写作的本真被遮蔽—这个现象在我们大一统的国家里一直存在着。鲁迅的老师章太炎先生在讲文学的时候,提倡用废置的语言来写作。在日本主持《明报》的时候,章太炎写了很多可谓“佶屈聱牙”的文章。而当时的中国流行什么样的文章呢?广东的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就非常有名气,特别是梁启超的文章,可以说是摧枯拉朽,给人们带来新意。可是章太炎看不上他的文章。为什么呢?就拿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来说,章太炎认为他的文章是儒家的那套东西—说教。这也受到了韩愈的影响。韩愈讲究的就是布道,文章要打官腔,虽然我个人也很喜欢韩愈的文章,但是韩愈的文章就像茅盾的小说一样,对后来中国的文学负面影响很大。

茅盾的《子夜》写得很好,可是茅盾的思维方法对后来中国长篇小说写作有负面影响—主题先行。韩愈的写作也是这样,他要为圣人立言。以至于后期受他影响的读书人,写作时都不是写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而是写圣人的思想,把自己的躯体移植到圣人的躯体里面,用中国人的话叫做“载道”,载他人之道,言他人之志,而不言自己之志。

章太炎写作就不用儒家那套。他是最早为荀子翻案的人之一。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但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荀子的思想虽然是儒家,但是对人性的透视入木三分。儒家把仁义道德放得很高,可是凡夫俗子终究成不了圣人,怎么办?就装假,说大话。荀子不一样,他设定人是恶的,每个人都要遵守这个规则,先小人后君子。历朝历代的人都骂荀子,但章太炎就为荀子翻案,他认为荀子的人性恶论是有道理的。现在我们身边就有很真实的例子,看似善意的愿望下,总会出现一些不善意的行为。

赋体最早就是从荀子开始。在文章之道上,荀子跟儒家传统的一套很不一样。他有一种翻江倒海的、颠覆温文尔雅写作的、内在的浩然之气。鲁迅也受荀子影响。鲁迅曾经和当时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系主任徐炳昶通信时说到,“在中国要成大事者,必有学者之良知和市侩之手段。”首先要有学者的良知,但是只有学者良知不行,还应有市侩手段,你要懂得世故。在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鲁迅把善良的和恶的东西都考虑到了,他写文章就都爱写一般人不愿意听的话。鲁迅说自己是猫头鹰。他特别喜欢猫头鹰,自己还画了猫头鹰。中国老百姓不喜欢猫头鹰,因为晚上听到夜枭声是不吉利的。鲁迅认为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有问题,他就写文章,发出恶声,这也是他推崇的雄声,他认为一个民族“有雄声”是非常重要的。

-----------------------------

3 中国民族爱热闹,每天都要聚餐、喝茶、喝酒、摆龙门阵,每天热热闹闹,完了就回家睡觉。到我这年龄一检查,三高、脂肪肝什么病都出来。但就是没人思考人生的要义。

-----------------------------

晚清时,中国流行的写作理念是桐城派。这个派别的代表方苞、姚鼐、刘大的文章观念对读书人的影响特别大,他们讲“义理、辞章、考据”,五四新文人不同了,用不同的方式来写作。有地方的口语,这跟传统的语言不一样;也借外来语,翻译语;还有书面语。俗得不能再俗的语言进入到文字里面,使文章学的观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五四时期,很多人写作借用了另类的一套思维。比如像废名,他像写绝句一样地来写白话文,而且把禅宗的东西引到自己的文章里,非常有深度。当时的很多作家,写作都想要建立一个非常态的,跟自己心性自由、思想自由、审美趣味相吻合的文体。梁启超找到的是新民体,章太炎找的是六朝语言,周氏兄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话语方式,每个人都不一样。

有思想、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推崇个性,推崇逆谣俗、逆主流意识形态的写作文风。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时,在《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这篇文章里讲,文章中不可缺者有三:有神思,能兴感,有美致。他把这个“有神思”作为这个最重要的一点;第二个是能不能有兴趣,兴起人的感受;第三是有没有美致,是不是美文。

古希腊为什么能产生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伟大的先贤、思想家,在我看来,是因为古希腊的人超功利。怎么超功利呢?比如逻辑学。中国也有逻辑学的萌芽,但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学科,也没有形成科学哲学。还有物理学、化学、数学,系统的科学我们都没有。这个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就是中国人太功利,所有东西都讲实用,没有形而上,没有心灵的上苍。可是古希腊不是这样。古希腊人主张老百姓经常要辩论,就像孩子们的游戏那样玩。抛出一个话题,两个人就开始辩,周围的人就围着听。辩论其实讲究的就是逻辑。

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很多都是犹太人。以色列这个小国有一大批“闲人”,是极端的希伯来教信徒。这些闲人干嘛?他们每天都读《旧约》,和圣人交流。他们有思想,会发掘和创造。他们把民族最本然的、最有智慧的东西传承下来,把文化的基因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这些超功利的闲人,不上班也不挣钱,不考虑生活压力,也不焦虑。不像中国人,一旦没找到好工作,就焦虑得不行,就感觉遭遇了生存危机。

实际上,我们这个民族过去是有先贤的。乡下有乡绅,私塾有教书的,还有些归隐山林的人,也算是些“闲人”。但现在呢,所有人都匆匆忙忙,不但不超功利,还没法每天反省自己。在土耳其,每隔一会儿就能听到清真寺里提醒伊斯兰教信徒念经的声音,让大家在这个时候做祷告。大家忙了一天,总会抽出时间面对圣人,面对着思想,反省自己,思考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

中国民族爱热闹,每天都要聚餐、喝茶、喝酒、摆龙门阵,每天热热闹闹,完了就回家睡觉。到我这年龄一检查,三高、脂肪肝什么病都出来。但就是没人思考人生的要义。思想智慧是在寂寞当中才有的,要给自己一点时间,让心灵和上苍进行交流,和古人进行交流。但这种交流,在当下的中国人看来没有任何意义。读四书五经没有意义,读《鲁迅全集》、《马克思全集》没有意义,还不如读个管理手册,读个发财之路什么的。急功近利充斥着所有媒体,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整个文化生态和汉语写作,写作的语言也就自然逐渐趋于粗糙和简单化。

-----------------------------

4 鲁迅说,当地火喷出来,烧毁了地面的乔木,他认为在这个时候有一种大欢喜。人在涅槃里重新生长起来,走向黑暗走向绝望,而在黑暗绝望的反叛里面形成新的自我。意义,是在一种很复杂的紧张的关系里才能建立起来的。

-----------------------------

中国的许多作家,近年来意识到自己的母语写作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无论是英语写作、德语写作,还是日语写作,最近四五十年来,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最近三十年来,西方也有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发现自己国家的写作有问题。语言被媒体、被大众所熟悉的词语所污染,被污染的语言又被不断地再三使用,像钞票一样,每个人都可以碰,最后钞票上沾满了细菌。

语言仿佛失去了意义。他们发现名词可以用动性来表达,发现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价值观下所形成的审美维度是不一样的。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一切规定都是否定”,这就意味着词语自身是有限度的。每个时代流行的语言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出现问题,因为词语是限定的,它会遮蔽一些问题。他认为虽然我们总是理解现象存在这样的东西,但是缺少关于存在的真正的概念。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新生的事物出现以后,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概念和一个新的方法来描述它。

西方人文传统下的意义遭遇了不同的劫难。大多的思想者对意义的理解都出现差异,所以我们从尼采、克尔凯郭尔、福柯、德里达的逻辑中发现,欧洲这些著名的思想家对欧洲的文化、对艺术的理解都不一样。在他们的词语里面,关于倾听、焦虑、行动、身体这些概念都有不同的表达。

关于意义的讨论是有不同的观点,海德格尔就说有沉默,无声和隔音。他认为以往的那种确切化的话语方法是无效性的词语,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本身没有意义。而那些沉默之声对我们而言,才会有另一种体验。王小波也有一篇文章,叫《沉默的大多数》。发言的人在哇啦哇啦大讲特讲,好像是在代表着什么,但往往是言不及义,说的都是废话;很多人在重大的问题上都不发言、选择沉默,可是他们心里有一杆秤。王小波对此的体验是非常深切的。

对意义的体验和表达是很复杂的。比如基督教,我们看到的《圣经》 ,实际上并不是用耶稣的母语写的,我们所拥有的耶稣的语言都只是译文。由此而言,按照杨慧林先生的看法,神学意义上的语言的坚信,其实也是语言与意义本身之间的绝对差异。

鲁迅先生曾经以马可福音的片段描述过耶稣的受难,他跟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对耶稣的理解都特别有意思。他们都是以耶稣、以世界末日的降临来表明天国的意义,就是在末日到来的时候,天国才有意义。鲁迅也说,当地火喷出来,烧毁了地面的乔木,他认为在这个时候有一种大欢喜。人在涅里重新生长起来,走向黑暗走向绝望,而在黑暗绝望的反叛里面形成新的自我。意义,是在一种很复杂的紧张的关系里才能建立起来的。

俄国的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在论尼采的时候说,尼采这种伟大的思想家的重要性在于,“他以前所未有的果敢精神决定道出存在”,他破坏批判时代的礼教,轻视时代的体面,这成为了生活本身,生活奥秘的呼声,而不是论述生活。尼采不是论述生活,而是让生活本身敞开,让生活本身发出暴戾的呼声。这也是后来鲁迅、萨特、卡尔维诺、尤瑟纳尔,还有刚刚去世的马尔克斯的写作方式,不描述生活,不主观地说生活是什么,而是让生活敞开,让生命打开,让生命的思想打开,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打开的这个过程,就是远离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的过程。打开只属于自己的隐秘,你才能够成长起来。

这一百年来,包括今天中国的文学、中国的好的作家,他们的语言与我们的母语一样,都有不可确定性的变异性,都面临着寻求和萦回。用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话说,语言的规律不仅仅是表达思想,它还使一些没有语言就不能存在的思想成为可能。我们发现几乎文学研究、哲学研究,到最后都是语言研究。因为人是靠语言符号来思维的。但是流行的语言、被无数次污染过的语言不能够再激发人们的想象,不能够再给我们带来心绪的刺激和自由,所以要不断地去寻找陌生的语言、陌生的方法、陌生的表达方式。这是作家的任务,也是思想家的任务。

德国诗人保罗·策兰的写作,就避开了德国人流行的话语。他用自然的语言,寻找了一种另类的方法来写作。他要走向神圣。所谓“神圣”,就是在世俗的理解里没有意义的话语语境,他认为这样的写作才有意义。他认为那个主流的语言导致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一句话说,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写诗从那以后变得很奢侈,变得都有问题,因为德国的文明出现了问题。要告别法西斯这个文化,创造一个非法西斯的语言,才能让写作有意义。

策兰的写作意义就是在这个层面诞生的。他创造了一种异样的文字、异样的思维、异样的智慧表达方法。还有卡夫卡,他是犹太人,但他在东欧没有用所在国家的语言写作,他用德文写作。他说,我想要写的,我写出来的,不是我想要说的。他认为他的语言表达出现问题了,他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并没有表现出内心的本然。所以他在一种多维的话语里面,建立起一个自己的新的书写语境。卡夫卡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的小说伟大,还在于他有犹太文化的背景,又有德国文化的背景,还有东欧斯拉夫文化的背景,在多种语境里面,他最终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智慧表达方法,这个方法不是捷克的,不是波兰的,不是犹太民族的,也不是德国的,是卡夫卡自己的。

我们看司马迁,看曹雪芹,看鲁迅,看汪曾祺……这些作家都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在没有意义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意义。所以,写作最后都必须回到自身,让每一个人都必须成为自己,才能真正找寻到写作意义之所在。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