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从“大侠”到“大学”香港文化形象的嬗变

香港文化形象从“大侠”转为“大学”,这实在是个奇迹。从大众文化到精英文化,从个人才华到教育制度,从“南来文人”到“东归学者”,从隔岸观火的欣赏,到身临其境的参与,大陆民众及学界的“香港想象”,由此发生了很大变化。

责任编辑:朱又可

什么是香港的“文化形象”——或者说外界对于国际性大都市香港的“想象”与“记忆”?时至今日,依然认定香港是“文化沙漠”的,不是偏见极重,就是彻底无知。可香港的文化到底有何值得夸耀,或者说被大陆民众“长相思”的呢?如果从中国大陆民众的视角,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香港文化形象的嬗变,大抵一方面是香港人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则是外界对于此“商业城市”的了解逐渐深入。也不妨删繁就简,用“大侠”与“大学”这两个意象来描述:前二十年(1978-1997)是游侠想象,后二十年(1991-2014)是大学故事;至于回归前后是过渡期,两边兼顾。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香港的流行文化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大陆。从电影、歌星、乡音(粤语及港式普通话),到服饰、化妆品、流行音乐,都曾风行一时。其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当属武侠小说以及与之相关的功夫片。一个高度商业化社会,竟产生大量特立独行、替天行道的“侠客”,实在是好玩的事儿。你可以说这是“白日做梦”,或者“成年人的童话”,但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七剑下天山》,以及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打头,港台掀起一股写作、阅读武侠小说的热潮。而这些“千古文人侠客梦”日后之涌进中国大陆,却是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作为“文革”后招收的第一届大学生(七七级),而且在毗邻港澳的广州念书,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是将萨特、卡缪与金庸、古龙混合在一起阅读的。如此滑稽的“混搭”,可见我们的接受视野。

经由十多年的酝酿,逐渐积聚起巨大的能量,武侠小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m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