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改革僵局求解寄望危机驱动改革,食品安全早晚要出事?

对基层地方政府而言,短痛是,如果不搞市场局模式,改革就会无限期地拖延;长痛是搞了市场局,就会出现食药监管弱化、专业性不够等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想先治标,后治本。先合并,然后再解决专业性问题。

责任编辑:蒋昕捷 实习生 杨国要 李雅娟 钟煜豪

从左到右,从上倒下,依次是高秦伟、刘鹏、许伏新、贺澜起、林南(化名)以及杨国超 (张涛/汪韬/图)

高秦伟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教授

刘 鹏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许伏新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贺澜起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

林 南 某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干部

杨国超 荷兰皇家菲仕兰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

食药监管责任层层下放,最后压到基层。基层啥都缺,看上去改革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改革执行者甚至盼着食品安全出大事,用危机驱动改革。

对基层地方政府而言,短痛是,如果不搞市场局模式,改革就会无限期地拖延;长痛是搞了市场局,就会出现食药监管弱化、专业性不够等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想先治标,后治本。先合并,然后再解决专业性问题。

“一些地方机构改革进展缓慢、力量配备不足,个别地方监管工作出现断档脱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加大、问题时有发生。”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开宗明义地表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担忧。

文出有因。一年多来,各地食药改革进展不一、改革模式五花八门,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问题非但没能解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监管真空,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特别是2014年以来,一些省市开始推行工商、质监、食药“三合一”的市场局模式,这导致更多的地区陷入等待和观望,全国近一半的基层政府尚未完成食药改革。甚至连一些已经完成食药改革的也想参照市场局模式推倒重来。

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改革执行者存在“等出事”的心理,希望通过食品安全事件等社会危机驱动改革。

为此,人们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反思,究竟什么才是适合当下最佳的监管模式?食药监管究竟该全覆盖还是专业化?在改革陷入僵局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4年11月1日,南方周末第六期健言沙龙以“食药改革何去何从”为主题,邀请来自官产学媒的二十多位业内人士,各抒己见,他们中不乏基层改革亲历者,也包括被监管的企业。本文特选取不同领域的6位人士的观点,以对话形式呈现,以飨读者。

改革进程缓慢,监管力不从心

南方周末:改革目前出现了什么问题?

许伏新:安徽县区全部搞三合一,但监管人员严重不足。过去最小的县食药局行政事业编制也有二十多人,现在成立市场局,一般食品药品只设两个股,每个股2-4人。乡镇市场监管所就是原来的工商所,没有增加人员,只是增加了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