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拓展与中东欧关系:功课仍需做足

提高经济“早期收获”的示范效应,这样可以让中东欧各国政府赢得国内更多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国与这些国家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不仅能促使具体的合作项目快速启动,更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政治关系的波动给经济合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曹辛 陈斌 助理编辑 刘雨桦

2014年12月15日,应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武契奇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尼古拉·泰斯拉机场,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塞尔维亚女青年按照迎接贵宾的传统礼仪,向李克强献上面包和盐并请他品尝。 (新华社/图)

按照与欧盟法律和环境不相容的习惯做法做成的项目,难以获得当地民众内心的认同,也极容易在不同政党的政府换届时,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提高经济“早期收获”的示范效应,这样可以让中东欧各国政府赢得国内更多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国与这些国家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不仅能促使具体的合作项目快速启动,更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政治关系的波动给经济合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第三次)峰会,我们要求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对外行动署的完全参与,以确保所有的协议都能与欧盟的规则和政策相一致。”在本周于塞尔维亚召开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16+1)第三次峰会开幕前,德国驻中国大使馆官员如此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无独有偶,法国外交部官员也在此次峰会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法国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加强合作)“不予置评”。

在上述16个与中国举行峰会的中东欧国家中,有11个是欧盟成员国。德、法使馆的上述表态,既是对这11个欧盟国家的不信任,也是一种对无奈现实的不满和警告。

欧盟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当前强化合作的态度折射出:中国拓展与中东欧这些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关系,并不容易。

挑战来自&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Iren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