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漂绿榜】“千里眼”和新环保法,能否撼动说谎企业 热衷漂绿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漂绿概率高,其真实的环保信息难以披露。我国曾有三道“绿色门槛”,但难堪重任。而如上证社会责任指数,甚至连业内人士都没有听说过。

责任编辑:何海宁 朱红军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实习生 梁月静 钟煜豪 杨国要

重工业企业污染源信息的公开,加大了企业漂绿的难度。 (东方IC/图)

与往年相比,2014年中国漂绿榜的特征之一是,来自政府公开信息增多。以前更多是来自环保组织和媒体报道。

上市公司漂绿概率高,其真实的环保信息难以披露。我国曾有三道“绿色门槛”,但难堪重任。而如上证社会责任指数,甚至连业内人士都没有听说过。

信息公开“冲击波”

漂绿(Green wash),意指企业宣称保护环境,实际上却反其道而行,通过绿色营销来欺骗消费者。

2014年末,在南方周末第六届漂绿榜初选中,多了很多公众陌生的企业名字。建滔焦化、华泰化工……它们大多数是火电、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大户。

根据公开报道、政府通报和环保组织的调查,南方周末记者筛选出了70个企业,其中涉及化工、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企业有45家,占六成以上。

其实它们并不遥远。你呼吸的污染空气,可能就来自这些企业的超标排放。以前,排放大户都颇为“低调”,即使是环保部门也难以获取它们的排污信息,故在南方周末的前五年榜单中少有它们的身影。公众看得更多的是这些企业自诩的社会责任。而在2014年,国控污染企业需要强制公开在线监测数据后,这些雾霾元凶就原形毕露了。

作为地方乃至国家的龙头企业,重工业企业常常也是上市公司。2014年漂绿企业的第二个特征便是上市公司居多,初选名单中占到七成。

2014年12月9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绿色江南、绿色潇湘三家环保组织发布了《上市公司的雾霾风险》报告,直指雾霾重点行业上市公司超标违规排放,证据正是来自实时公开的在线监测数据。

即便关于在线监测系统造假的新闻不断,这套系统依然给环保部门装上了“千里眼”。这也导致了2014年榜单的第三个特点:在初选的70家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政府通报,而在过去的五年,企业的违规信息多来自环保组织和媒体报道。

当然,具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只是企业登上漂绿榜的条件之一,漂绿者还需要另一个条件:声称自己保护环境。这种声称最多来源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相较于其他企业,上市公司对于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更为积极。因此,在重工业企业的网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