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清单之后,责任清单也来了浙江:行政权力大起底

“无论你要求减少30%还是70%,部门拿出来的往往是次要的审批事项,即便命令削减的,也会通过备案制、承诺制等形式复辟回去。”
,而是与有关部门的争执。

责任编辑:李梁 助理编辑 刘雨桦

尽管浙江公布权力清单的意义不仅仅是“削权”,但“削权”还是最受公众关注的。 (东方IC/图)

“无论你要求减少30%还是70%,部门拿出来的往往是次要的审批事项,即便命令削减的,也会通过备案制、承诺制等形式复辟回去。”

“对几千项权力进行梳理,经常要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但最难的不是体力劳动,而是与有关部门的争执。

过去,浙江桐乡市40万城镇职工,在办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等手续时,必须出示《养老保险手册》,忘带了要回家取,丢了要先补办。虽有不少职工觉得麻烦,却一直取消不了。

2014年6月,浙江率先公布了全省省、市、县三级行政部门的“权力清单”,取消了一些行政权力,其中就包括桐乡市人社局核发《养老保险手册》的权力,这意味着手册不复存在。今后职工办理有关业务只需出示打印的缴费明细,或出示市民卡也能查询相关信息,方便不少。

为避免有关部门产生“权力清单之外的不管”“职能有交叉的部门相互推诿”等现象,2014年10月,浙江又公布了行政部门的“责任清单”,意在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截至2014年年底,浙江所有市县行政部门也公布了责任清单。

“如果把‘权力清单’仅仅理解成‘削权’‘减权’,就不全面。”浙江省编办体改处处长杨兆飞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制定权力清单时,浙江省编办成立了7个工作小组,杨兆飞是综合组组长。他说,公布权力清单是要让权力不再“躲猫猫”,今后各部门不能随意在清单之外再设行政权力,限制了新增权力,如要新增权力必须要有法律依据,“法无授权不可为”。

“换个名字继续存在”

2012年底,浙江省委副书记李强升任省长后,启动了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解决政府管得过多的问题。

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是于法无据、各部门自行设立的行政审批事项。经过改革,浙江的省级许可事项从706项减少到424项,非行政许可从560项减少到96项(现已全部取消)。

但李强后来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说,意识到了行政审批改革的怪现状,“无论你要求减少3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