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定价”置换万亿地方债

要置换的债务总额有18578亿元。债务置换后地方政府一年可减利息负担400亿-500亿元。这些沉淀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里,并占据着大量银行信贷资源的“债务包袱”,其实正是另一些市场投资机构如商业保险和养老基金们所垂涎的“长期生息资产”。

责任编辑: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丁子荃

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万亿元,加上担保和可能承担救助责任的债务合计约30.2万亿元。 (东方IC/图)

地方债置换模式背后,是一场涉及整个金融货币管理体制“系统升级”的制度性变革,原本各自“占山为王”的中国金融市场,也将由此迎来“诸侯争霸”的混业竞争大时代。

2015年3月12日,随着财政部以“答记者问”形式所做出的阐释和相关暂行规定的出台,引发市场各方猜测的“万亿地方债置换”的大致轮廓终于浮出水面。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要置换的债务是截至2013年6月末经审计确认过的存量债务中,2015年到期需偿还的部分。这部分债务总额有18578亿元。1万亿元的总债券额度占2015年到期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的53.8%。

此次债务置换的核心逻辑,是将原来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所借的短期“高利贷”,置换成长期的低息债务,财政部同时强调,“此次地方债置换不增加债务余额,也不会增加今年的财政赤字”。

而在此前的全国地方债务审计调查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高达10.8万亿元:这也使得市场各方纷纷猜测,1万亿元的地方债务置换只是开始,未来更大规模的债务置换还将陆续登场。

目前,这场以时间换空间的万亿债务大置换尚未披露具体操作细节,但据财政部的匡算,债务置换后地方政府一年可减利息负担400亿-500亿元。

而按照2013年各省的审计结果,被置换额度较高的省份分别是江苏、湖北、四川等。“今年我们债务置换申请了800亿。这是和财政部互相协商后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发这么多钱去融资,卖政府债券。如果我们发行顺利,可能后续还可以跟财政部争取。”3月14日,江苏省财政厅一位官员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

“国家账本”之变

在高达1万亿元的地方债置换模式背后,财政部、央行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结构正发生深刻的变化。

万亿债务如何置换?根据民生银行研究院等市场研究机构分析,此次置换可能采取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以及央行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或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再贷款形式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以购买债券等方式,实现对所置换债券的“市场化定价”。

这意味着,这场以地方政府债务为主体的“债务大挪移”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在新“预算法”规定下刚刚摊开“国家账本”的财政部,还是身负货币政策制定及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