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当我站在天津港爆炸区的大水坑前,我在想什么

在人们的记忆中,天津港爆炸留下的损伤,除了逝去的魂灵,还有那一片大水坑。

这是核心区现场留下的水坑(9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图)

在人们的记忆中,天津港爆炸留下的损伤,除了逝去的魂灵,还有那一片大水坑。

“知道”(nz_zhidao)穿着防化服进入天津港爆炸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天津港爆炸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在人们的记忆中,天津港爆炸留下的损伤,除了逝去的魂灵,还有那一片大水坑。我距离大水坑最近的时刻是8月28日下午六点半。在那之后三天,它的周围挖出了28口地下水监测井,这些直径约在20厘米的小井分别直达6米、12米、18米和30米处的地下水,记录着危化品爆炸后的遗毒。

8月27日-9月2日,我奔跑于爆炸区方圆5公里的各个关键节点,观察爆炸后的环境治理。9月10日,南方周末头版刊出了报道《修复天津港》。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会以大水坑的28口地下水监测井作为开头。可新闻现场总是太慌乱,在环境应急如此官方和专业的事件中,只有接触核心人物才能掌握最新的情况,这是第一难点;而当我们获得权威信息后,如何消化并通俗易懂的写出来,是第二难点。

爆炸声响起之后,媒体都干了什么

几个参与天津港爆炸报道的记者跟我分享了感受。中青报的记者王林说,新闻的当下性和长久的关注是一个矛盾。爆炸声响起后,国内外媒体纷纷涌向天津,临时建立的记者微信群迅速达到了500人。现在群名已被改为“新闻现场互动群”,群内讨论不再局限于天津。但此类灾难性的事件的深远的影响,例如居民的生活、心理、环境修复都需要长期关注。

我对爆炸后的关键报道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或有疏漏。

(南方周末记者 汪韬/图)

按照时间顺序,报道可分为两轮,第一轮为爆炸后的第一周,报道形式上,纸质媒体和新媒体都“蛮拼的”。新京报连续六天将天津港爆炸置于头版,澎湃新闻的新闻轴长达15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