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家最讨厌的问题:动物在哪?有多少? 物种保护:国家名录已不合时宜

信息不完善不仅不利于我们做生态研究,也不利于国家政策的制定。事实上,我国制定的政策很多效果不佳,一个原因正是因为缺乏真实信息基础。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实习生 唐欢 杨凯奇 邵启月

吕植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2015年8月和9月,“绿色传媒研究奖学金班”的第一、第二期落下帷幕。这项公益培训计划是由南方周末发起,合作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共有逾四十家媒体的一线环境编辑、记者和管理者参加,近二十名环境、传媒等领域的高级官员、权威专家亲临授课。在这场专业领域的饕餮盛宴中,授课老师都提出了独到见解。在此摘录重点,以飨读者。

每年环保部都会发布中国环境白皮书,其中有一节专门讲生态,但说法通常非常笼统,例如“局部改善整体恶化”。那么,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究竟怎么样?

作为专业人员,我们其实也难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一直苦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我国生态系统的现状。

2014年,我们团队搜集了公共信息源的数据,整合资源,发布了一份报告《中国自然观察》。在这份报告中,我们试图展示中国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和保护情况,也确实发现了我国生态保护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

从全球的眼光看,我国生物多样性处于不错的状况。放眼与我们同一个纬度的地区,如欧洲和北美,欧洲曾在200年以前就将森林地区开发殆尽,而北美洲特别是东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