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5年书单·虚构类(上)

2016年1月21日的南方周末发表了《2015年度好书:虚构类》,除了挑选的五本之外,作家和评论家还评点了其他作品,经编辑后,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朱又可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但汉松、顾文豪、陈希我、廖伟棠、陆梅、秦岭、蒋蓝、赵瑜。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2016年1月21日的南方周末发表了《2015年度好书:虚构类》,除了挑选的五本之外,作家和评论家还评点了其他作品,经编辑后,供读者参考。

作为编辑,在读了一些作品后,对周大新的《曲终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4月)较为有印象,这是一个新闻报道加人物口述的“材料”罗列,貌似粗糙实别致的结构(除了主人公死了不会说话外),轻松易读,其实它是复杂的、晦涩的、有迷雾和幽远虚空韵致的物事。一位中原省份的想有所作为的省长之死的多面故事,一个猛一看似乎是正面甚至“正能量”的人物画像,细思又不然。这位精于人生设计的政治人物,每次在爱情与仕途抉择面前,最终总是选择后者,切割旧缘。虽然不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无瑕好人,却是一个在官位上想做事且做好事的官。利用同乡关系保住官位,在位子上又不想尸位素餐,苟利国家,却不能生死以之,将登太行雪满山。他死了,这是一个难以盖棺论定的“新人”,一个或然的分子组合的人形存在。 ——编者

《斯通纳》[美]约翰·威廉斯,杨向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这是一个关于不曾留下任何光彩履迹的普通大学教授的故事。在学术上,他不曾名扬四海;在爱情里,他的婚姻压抑无趣,中年时的一段婚外恋也草草收场;在工作上,他则是办公室政治的牺牲品。主人公斯通纳就像是一块不起眼的小石头,乏善可陈,了无可观。约翰·威廉斯真实地书写出日常生活的基本面相——失败与空虚永远是生活的核心内容——更促迫我们思考石头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也就是说,即便不能成为补天的奇石,也有可能尽己之力,听从自己的内心,成为一块抵御世俗,不为所动的顽石。 (顾文豪,复旦大学博士)

被伊恩·麦克尤恩誉为“最美的文学发现”的《斯通纳》,其实是一次对文学遗珠的“再发现”。而约翰·威廉斯之所以也会从西方文学史上“失踪”,却不是因为他被母语世界的当权者摒弃和流放,而是因为这个从得克萨斯农村走出来的文学教授实在与那个喧嚣纷乱的1960年代格格不入。初版于1965年的这本《斯通纳》是典型的学院小说,也带有作者本人强烈的精神自传烙印。主人公威廉·斯通纳之所以选择弃农从文,是受到一位英文系恩师的影响,让他在莎士比亚的诗篇中感觉到了英语文学之美的巨大磁力。

毅然投身“象牙塔”的斯通纳却依然带着农民的秉性——他始终相信学者在文字田园的耕种、劳作,相信朴素的汗水和勤勉。然而,这样的泥土性格却与二战爆发之后动荡的大学校园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斯通纳对文学的古旧激情似乎成了食古不化的遗族做派,战后美国大学文科院系的后现代主义转向更令他尴尬。他和系里同僚之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佳凝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