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无法进,打工学校名难正三百公里上学路

单程300公里,这是张超越的上学路。

责任编辑:苏永通 吕宗恕 冯翔 吕明合 曹海东 朱晓佳 李楠 冯飞

张绍莲(12岁)和弟弟张绍杰(10岁)自己独自生活,他们都是云南漾江镇脉地完小学的学生,他们的爸爸在女儿三岁就离家出走不回来,他们的妈妈在外地工地里做钢筋工人。外公住的离他们不远,他们周末时候会去外公家帮忙做点农活。(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编者按

3月24日,南方周末推出20版《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专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3月29日,民政部宣布,从2016年3月底至7月底,与公安部、教育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摸清农村留守儿童底数,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本期这8个版作为续篇,聚焦“成长”——北京,流动儿童在大城市中的受教育门槛;湖南永顺,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国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同对策。

还有儿童视角之外的三个故事:一位母亲在12岁女儿“千里寻母”后的艰难抉择;时评家廖伟棠、“打工诗人”邬霞等人回忆他们作为第一代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纪录片导演从记录“守望”转向“乡愁”这个大问题。

2016.3.24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A1-20(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单程300公里,这是张超越的上学路。

家住北京顺义区,学在河北衡水市,每月乘火车往返一次。两年前,衡水英才学校五年级学生张超越就开始了这样的候鸟生活。

和张超越一样的候鸟,在英才学校还有1200多名。

数据显示,北京每10名学生中就有近4名是流动儿童。如果他们不想返回家乡,成为全国6102万留守儿童的一员,他们的求学路将更为艰辛。

从十年前的百余人到如今的上千人,英才学校的魏刚老师接送这些孩子已有十多年,见证了候鸟群体的壮大。

每次接送,“都是次惊心动魄的旅程”。1200多名学生,两人一排,前后间隔一米,队伍长达600米。到站后,二十余位接送老师神经紧绷,待旅客散去,候鸟团才开始行动。车门处,老师与列车员对站,防止孩子掉入列车与站台的缝隙。

和英才学校一样,在廊坊、香河、衡水、三河等环绕北京的河北市县,都有类似学校收留这些被北京“拒绝”的学生,他们共同组成了一条“环北京教育带”。媒体将这些候鸟学生唤作“坐在北京门槛上读书”。

对于跨越近三百公里的学途以及按月计算的团聚,家长颇为“无奈”:有的缺北京户口,有的难以满足公立学校门槛,有的担心日后高考受限提前打算……

相比于留孩子在老家,“学在河北”得以让这些家庭保持一种经常性的完整。

难以跨越的门槛

在魏刚的记忆中,2014年9月,候鸟群体一下激增数百人,首次破千。彼时,正逢北京严控城市人口规模。

事实上,不止北京,从2013年起,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都在提高公立学校入学门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