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英国人不了解鸦片战争 英国汉学家眼里的鸦片战争

创造“鸦片战争”这个名字的,是一个英国记者,目的是讽刺英国政府的不道德行为。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清末鸦片馆里吸食鸦片的妇女。在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看来,英国人也对鸦片战争怀有深深的内疚,内疚有时让人道歉,有时让人自辩,英国人选择了后者。(CFP/图)

创造“鸦片战争”这个名字的,是一个英国记者,目的是讽刺英国政府的不道德行为。

“对英国人来讲,这是国耻,是我们最不应做的事。”撰写《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常因这场战争而愧疚,同时又努力保持冷静。2016年3、4月间,在《鸦片战争》中文版推出半年多后,蓝诗玲来到中国,这不是她第一次来华。

中国历史学家茅海建在2007年曾邀请蓝诗玲到北京大学做了三四个月访问学者。她与很多中国近代史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一边阅读茅海建的名作《天朝的崩溃》,一边去图书馆、档案馆搜集资料。

《天朝的崩溃》中的几处细节,令蓝诗玲印象深刻。书中写到的三元里抗英,使她发觉,清朝并不是统一的整体。这本书总结道,奋起反抗的民众意在保卫家园,“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

在另一个故事中,伯麦、义律等英国将领遭遇台风,流落小岛,花了一大笔钱请村民送他们回澳门。村民们并不关心战争,倘使他们把这些外貌特征明显的“番鬼”送交官府,鸦片战争可能结局大变。

回国后,蓝诗玲开始搜集英文资料。经过两三年撰写,《鸦片战争》于2011年1月定稿,当年夏天出版。很多英国读者反馈,自己原来不了解鸦片战争。蓝诗玲发现,英国人更关心大英帝国在印度、中东、非洲的行为,他们的遗忘与中国人的牢记对比鲜明。因鸦片战争,西方产生“黄祸论”,中国人则开始反省自身的“民族病”——鸦片战争从清政府眼中不起眼的“边衅”,逐渐转变为“中国近代历史的悲惨开端”。

蓝诗玲起初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其间,因为短暂学习自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的中国历史,她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产生兴趣,决定转系。

大学三年级,蓝诗玲如愿转去中文系。从那时算起,她对中国的兴趣已经超过20年。她的普通话发音标准,用词不确定,随时查问订正。谈起中国,她口中不时蹦出“国内”这个词,似乎在用中国人的方式思考。1997年,蓝诗玲第一次来中国,到南京大学的中美中心学习一年。那时她刚从剑桥大学本科毕业,历史、中文各读两年。

在中美中心,蓝诗玲遇见了历史学家高华。高华跟蓝诗玲谈中国在1949年前后的变化,1980年代的“文化热”等话题,是第一个向她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化的中国老师。蓝诗玲用中文撰写毕业论文,题目是19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高华担任导师,为她介绍了很多一手、二手资料,以及研究途径。回英国读研究生,蓝诗玲选择的题目相近,但研究范围扩大到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

经过剑桥大学的硕士、博士、博士后阶段,蓝诗玲赴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