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大了】私募的新三板资本游戏结束了

新三板市场上以债权换股权,凭借一系列资本运作完成退出成为最伟大的发明。

责任编辑:冯禹丁 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浦梦月

2016年5月27日下午,当名声在外的周五例行新闻发布会开始,20层高的富凯大厦,中国证监会所在地,就吸引了中国7394家公司话事人的灼热视线。

他们都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挂牌企业,两年半前这个数字还停留在350家,而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仅仅五天之内,就增加了111家。

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个本该在5月初就应公布的消息,关于这个野蛮成长的世界从此劈成两半的分层管理办法。在体量已是沪深两地交易所上市公司总数两倍有余的现实映照下,以88家券商为代表的做市商长期意兴阑珊,而500万元人民币的进入门槛无疑又令中产阶级们不得不作看客。

流动性不足,成交量稀少——每日日均成交无论协议转让还是做市转让均只在1.5亿至2.5亿间波动,2006年1月由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而来的新三板市场,在十年锡婚之际,在自尚福林至刘士余历经四任证监会主席之后,似乎需要一种新的活法。

其实,有的人还是活得异常滋润。对他们而言,就算十年前你不认识我我不属于你,但在一个特定气候下,只有享受没有泪流。比如恒大淘宝。

集合两位著名商界大佬的中国第一足球俱乐部,对标红魔曼联将所谓800万微博粉丝六折定价估出150亿元市值,尽管连续三年年均亏损5亿元,但也无关紧要。

又比如颇有些名气的仁会生物,主打糖尿病二型人群创新药,但一年研发投入高达全年34.28万营收的157.6倍,就多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