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股市不死鸟”

A股市场中长期存在的“退市难”现象,其根源正在于行政审批模式下,A股市场中一直存在“上市难”问题,因此带来“壳资源”估值扭曲现象。

责任编辑:顾策

自1998年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制度以来,A股市场中累计出现六百多次退市风险警示(被标注为ST或*ST),其中148家公司被暂停上市,但最终退市的仅44家。(视觉中国/图)

A股市场中长期存在的“退市难”现象,其根源正在于行政审批模式下,A股市场中一直存在“上市难”问题,因此带来“壳资源”估值扭曲现象。

如果类似退市博元和*欣泰的强制退市模式能够成为市场中的“常态”,制度性退市机制也将成为重建A股市场新秩序的关键制度基础。

“刻舟求剑”的赌徒

2016年7月22日晚,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简称深交所)以问答形式对即将退市的*欣泰再度发出交易风险提示。

*欣泰是中国证券市场中“第一家因欺诈发行被退市”和“创业板第一家终止上市”的上市公司。早在2015年7月14日,其便因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并于2016年7月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

7月12日,停牌已达一年之久的*欣泰,进入退市前的30个复牌交易日,随即引来了一波投机式的炒作博弈。

据深交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7月12日复牌后*欣泰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累计跌幅高达61.24%,而在此期间6700多名散户先后买入1620多万股,头三个半交易日买入金额便高达1.2亿元。而这些在复牌后冲入的炒作资金中,至22日仍有高达96.67%的账户未能在连续跌停板中得以卖出“逃生”。不过到了7月27日,*欣泰早盘打开跌停,迅速拉至涨停,日内振幅达20.13%。

对此有机构人士分析,以散户为主的资金之所以敢在停牌前夕“接盘”,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赌*欣泰会像此前中止上市的退市博元一样股价短暂上冲;二是赌公司退市后在新三板市场炒作上涨。

“博傻”者们的信心并非毫无理由:在2016年3月底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退市博元,其后在4月6日至19日累计涨幅近20%;而在2014年4月退市的退市长油,不但在退市整理期间打开跌停板,而且一年后在新三板退市板块恢复交易时,创下了连续33个交易日涨停的股市奇观。

*欣泰的前景却并不乐观。在7月22日的风险警示中,深交所再次强调,“*欣泰”在暂停上市后无法恢复上市,在终止上市后无法重新上市,即“一退到底”,退市进程已经确定。并明确提示,在复牌交易阶段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其投资损失将无法得到公司保荐机构兴业证券先行赔付方案的赔偿——在此之前,兴业证券已根据相关法规,出资5.5亿元成立赔偿基金,拟对造假上市期间买入股票并亏损的投资者予以先行赔偿。

此前上市公司亦已发布公告,表示因公司“经营紧张”,无法履行回购上市公司股票的承诺。这意味着复牌后买入的投资者们,除了面对未来*欣泰股价“归零”的现实外,只能期待着未来的新三板挂牌交易。而据上市公司公告内容显示,未来公司能否持续经营还是未定之数。

实际上,在这波飞蛾扑火式的散户投资者“博傻”之前,已经有机构折戟沉沙的先例:在今年3月至4月期间,以22个信托账户耗资2.3亿元重仓买入*欣泰股票的明星私募机构创世翔,其投资总监曾公开表示证券市场中“没有单单因为信披违规而退市的先例”,并以此推断*欣泰“退市风险不大”。

在此轮复牌后的连续跌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