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韬 (绿色新闻部记者)

把没有生命的空气、水和土壤污染转化为和人相关的故事,这是我们这一代环境报道记者的使命。

汪韬

汪韬

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记者

“把没有生命的空气、水和土壤污染转化为和人相关的故事,这是我们这一代环境报道记者的使命。”

新闻因为有了人性的参与才有意义。

故事:

青海牧民梅朵的牧场和帐篷背靠神山,清澈的雪山融水从草场间流过。因为非法开矿,邻居的草场已被开挖。梅朵不懂汉语,也很害羞,汪韬打电话给藏族的同学,一边听翻译一边采访。梅朵手机信号不好,急着去放羊,回答很匆忙。最后,她说,近年来这里来了一拨又一拨人,但你是第一个向她问起环境保护的人,谢谢。

南方周末:作为一名理科生,你为何选择了记者职业?

汪韬:在非环保部门的招聘中,看到一个“环境科学专业优先”的岗位,不该感激涕零么?

南方周末: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汪韬:打好一份工,却有想象不到的力量。 

南方周末:当代中国社会,最需要环境记者做什么?

汪韬:把没有生命的空气、水和土壤污染转化为和人相关的故事。

南方周末:专业报道,最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汪韬:写得有趣但绝不夸张。

南方周末:从业五年来,采访路上哪一个细节最感动你?

汪韬:湖南石门磺厂医院的赵医生给病人看病的间隙,我断断续续地采访了他。简陋的问诊室里,赵医生先说自己是砷中毒职业病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后来无意的、淡淡地说起,“其实,我也是一名砷中毒患者”。我惊住了,他就是最为典型的“中国环境病人”,一个无法救治自己的医生。他入职不久就知晓了砷的危害,但调离申请一直未被批准,后来就安心地在当地医治病人。

为了补采,我与赵医生一起坐早班车从县城前往镇上,天还没亮。这趟车他坐了几十年,有时候车上只有他一个人。在黑暗安静的车厢里,我反复念叨他的名字:赵光明。(2014年11月27日,南方周末《中国环境病人》)

南方周末:那你觉得,自己最感动采访对象的是哪一个细节?

汪韬:青海牧民梅朵的牧场和帐篷背靠神山,清澈的雪山融水从草场间流过。因为非法开矿,邻居的草场已被开挖。梅朵不懂汉语,也很害羞,我打电话给藏族的同学,一边翻译一边采访。手机信号不好,她要去放羊,也回答得很着急。最后,她主动地说,近年来这里来了一拨又一拨人,但我是第一个向她问起环境保护的人,谢谢。(2014年8月7日,南方周末《青海最大煤田蚕食黄河支流水源地:黑金矿区的生态“挣脱术”》)

点评:五年了,我看着汪韬从一个懵懂理科妹子,成长成为中国最“大气”的记者。她一直叫我何老师,在我心目中,她亦是我的老师。新闻报道中的孜孜求真、环境专业里的一丝不苟,让南方周末读者看到了最真实的环境报道。一纸风行,不忘初心,这是汪韬记者生涯的最好写照。——绿色新闻部执行总监 何海宁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