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流行音乐的“失败”与“开始”

2017年1月,音乐人姚谦、老锣和乐评人李皖分别在北京、纽约和武汉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这是一场盘点2016年中国音乐的同题问答,话题包括音乐互联网平台的合纵连横、音乐真人秀的迷茫前景、年度新人佳作,以及演唱会上的“车祸”。

责任编辑:李宏宇 朱晓佳 实习生 陈佳敏

台湾乐队“草东没有派对”的音乐言之有物,说出了年轻人面对这个社会的无力感。(网络海报/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2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艺术、钱还是调音师的问题 2016中国流行音乐的“失败”与“开始”》)

★ 年度流行音乐专辑:草东没有派对《丑奴儿》

★ 年度流行音乐专辑提名:陈粒《小梦大半》, 草东没有派对《丑奴儿》,马条《篝火》

●主持 南方周末记者 刘悠翔

●嘉宾 姚谦(音乐制作人)

老锣(音乐制作人)

李皖(乐评人)

“神曲”《忐忑》的创作者老锣是在论战中结束2016年最后一天的。他在微博发文《明星会过气,艺术会永存》,批评在个人演唱会上“走音”的王菲,此后他的炮口又转向到帮王菲辩解的胡彦斌,以及沉默的大多数音乐人。

“很多人都是活在他们的记忆里,不愿意面对这种变化。”与南方周末记者越洋通话时,老锣的普通话声调仍然很不标准,但是他表达的句子却很熟练,“这也代表他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变化。”

2017年1月,音乐人姚谦、老锣和乐评人李皖分别在北京、纽约和武汉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这是一场盘点2016年中国音乐的同题问答,话题包括音乐互联网平台的合纵连横、音乐真人秀的迷茫前景、年度新人佳作,以及演唱会上的“车祸”。三个人独立“交卷”,把三份答案拼在一起,却像是同桌对谈的记录,或默契同步,或激烈互撕,像是背地里串供好了一样。

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中国音乐在2016年的“失败”,并从“失败”当中梳理出一些可贵的开端。

都以为投大钱就能一统天下

南方周末:互联网音乐平台在这一年给音乐产业带来了什么?

姚谦:数位行业兴起之后,数字变成大家判断事情,或者是挣钱的最好的参考。各种产业要有一个漂亮的数据和说法,数据可以找到投资,很多人找到投资之后,发了一个财就离开了。不只是音乐产业,很多产业都一样。大部分投资者都不了解产业,只懂得数据运算,要数据分析。所以数字出身的人更容易忽悠到钱。

老锣:阿里音乐找宋柯和高晓松发展音乐。宋柯之前在太合麦田就搞砸了,现在阿里音乐宋柯也搞砸了。为什么大家都把宋柯当音乐创业的榜样,这不是一种自杀的概念吗?高晓松现在还是靠他二十年前写的两三首歌,他再写了什么作品吗?他说汉族人没有音乐感觉之类的,这对中国的音乐发展有好处?我觉得这些都是特别大的负能量。

李皖:所有希望在音乐产业有所作为的人,都面对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关注力的涣散。比如高晓松做过的和汪峰在做的事情,就是想把众人的关注集中到一个地方去,他们看起来创造了一种很好的模式,工业体系和艺术伦理全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如果所有的艺术家和听众都到这个平台上,这个事儿就成了,但问题就在这里,大家不来。不光是音乐,现在整个传播领域面对着一个巨大的困难,大家失去了一个严肃的、有质量的、有更高寄托的传播平台。

南方周末:互联网平台培育新人的计划,比如说虾米寻光计划,百度的音乐人平台,网易的石头计划,有没有真做了实事的?

姚谦:我自己的观察,没有一蹴而就的,所有模式都需要不停地修改。我不觉得那些程式都是无效的,寻光计划我就觉得不错。当然,我没有实际操作,我不晓得还碰到什么困难,但我觉得最明显的是投资者已经逼近了——你得挣钱,再不挣钱就给你关了。他们果然被一个更会忽悠的人给牺牲掉,现在投资者才意识到,赶紧让他们回来。

有一些想法,不是一直投大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