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数据供科研是否可行?

谁拥有数据,谁能使用数据,数据能用于怎样的目的,这些问题将面临着长久的讨论和争夺

责任编辑:蔡军剑 戴志勇 实习生 杨卓睿

由于智能便携式健康设备的普及,每一个普通人产生的医疗数据也越来越多,为进一步扩大医学研究的数据来源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30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你可以捐献的不只有器官,还有自己的数据》)

谁拥有数据,谁能使用数据,数据能用于怎样的目的,这些问题将面临着长久的讨论和争夺

这是一个很多人不太愿意去考虑的问题,但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终将面对的——当我们的生命终结,肉体从尘世消失之后,我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数据将被如何处置?

这是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特有问题。此前,人们也会留下精神遗产,但它们都存留于日记本、录音带、胶片之中,可以非常直观地传递和保存。而现在,我们所写下的文字很多都存留在社交媒体上,我们所留下的声音和影像也大多以数字的形式存储在各种云端,看不见、触不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