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威夏寺与柬泰边境风云

暹粒到柏威夏寺200多公里,开车要4个小时,但这仅仅是惊心动魄的开始。

责任编辑:杨嘉敏

2008年的夏天,我去柬埔寨旅行。从胡志明市坐长途大巴到金边,再转车前往暹粒。印象中,柬埔寨的路况糟糕得要命——我的屁股在半空中的时间肯定比在座位上的时间要长。我参观了吴哥窟,找到了《花样年华》中周慕云的树洞,也在巴肯山上和很多人一起看了日落。然后,在一个雨后的傍晚,我坐在暹粒旅馆的露台上,用Walkman听BBC广播。当时,位于柬泰边境的柏威夏寺刚刚获批世界文化遗产——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柏威夏寺的名字。

不过,从听到这个名字到自己实际前往,又花费了9年时间。一方面,我对在柬埔寨的路况依然心有余悸。其次,申遗成功后不久,柬泰两国就开始围绕柏威夏寺的归属问题大动干戈。双方都在边境囤积重兵,甚至一度兵戎相见。在柏威夏寺的石柱上,至今可以看到两国交火时留下的弹痕。最后,柏威夏寺孤悬于柬北山区。这里原本就是红色高棉武装最后盘踞的地带,山林间埋藏着不少地雷和未爆炸的空投弹。我可不想在柬埔寨旅行时,因为踩到地雷一命呜呼。

随后几年,柏威夏寺不时出现在国际新闻中,尤以2011年最多。那年4月,柬泰两国在有争议地区再次爆发武装冲突,动用了火箭炮等重型武器,造成至少10名士兵死亡,数万名居民被迫转移。

战争的结果是,海牙国际法庭宣布维持1962年的原判,裁定柏威夏寺及其周边4.6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归属柬埔寨。这一次,泰国方面虽然不满,但并未挑起新的对抗。此后,柏威夏寺的新闻才终于渐渐淡出主流媒体。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在我看来,这恰恰说明柬泰两国在边境上的剑拔弩张之态有所缓解。而一旦对峙消散,旅游业的恢复大概只是时间问题。

果然,一位朋友告诉我,暹粒的旅行社已经悄悄推出柏威夏寺一日游的项目。这表明边境局势大体稳定,地雷(至少是旅游线路上的地雷)已经清除。在被旅游大军占领之前,我决定去看看柏威夏寺到底有什么。

法属印度支那时期,法国考古学家帕门蒂埃绘制的帕威夏寺复原草图,图为中央殿堂。(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我从北京飞往暹粒。这座小城与我2008年来时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唯一的不同是,夜市上卖油炸水蟑螂的摊贩不见了。我随便走进街上的几家旅行社,询问柏威夏寺一日游的行程。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尽管柏威夏寺是柬埔寨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另一处是吴哥窟),但却没有公共交通。因此只能包车前往,费用是90美元。

“路况呢?”

“还不错,”旅行社老板眨眨眼,“是你们中国援建的柏油路。”

暹粒到柏威夏寺200多公里,开车要4个小时,但这仅仅是惊心动魄的开始。柏威夏寺矗立在柬泰边界的扁担山摩艾丹崖顶,山势在泰国一侧较为平缓,可是伸入柬埔寨后,却形成了落差550米的悬崖峭壁。这就是为什么柏威夏寺虽然在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