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桥“城改”十年

朝阳区征收办官员:拆迁好比谈恋爱,永安里相当于清华北大,酒仙桥则是二、三流大学,“我们就这么一个条件,你这姑娘嫁还是不嫁?”

责任编辑:苏永通

酒仙桥四街坊的一户人家,他们在此已住了30年。(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8日《南方周末》)

专题按:十年前,北京酒仙桥地区以居民集体投票的特别方式推动老城危改,但种种因素导致危改被“暂停”。十年后,重启的酒仙桥旧城改造在一场听证会中,再度面临复杂的民意问题。

十年间,随着新征收条例和相关文件的颁行,重视民意有了坚实且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只有在法治轨道中,才能打破“多数人被绑架”与“忽视少数人”的悖论,进而实现“和谐改造”。 

听证会代表:“彻底废除征求意见稿”,参照北京永安里的一个房屋征收项目重新制定方案,多数代表同意后才能出台新方案。

老危改代表张保存:听证会代表们吸收了当年危改代表的一些经验,但没有吸收教训。

位于北京城四环外东北角的酒仙桥,被当地居民形容为“现代龙须沟”。这里曾经是新中国的电子工业基地,坐落着数十栋年久失修的苏式筒子楼——那是老工人们当年从厂里租住的宿舍。

十年前,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政府和开发商曾启动过一次“危改”。然而,危改方案却受到居民有组织地抵制(详见南方周末2007年7月5日酒仙桥危改报道)。在经过一次各方关注的居民投票之后,拆迁搁浅并一直“暂停”至今。

十年后,随着一个旧城改建项目(以下简称“城改”)的启动,机会再次来临。但对于有着“特殊历史”的酒仙桥而言,复杂局面依旧。

“争取来的”听证会

“既要兼顾小家,又要照顾大家。”

2017年4月18日下午,北京市东郊的一个度假村,由朝阳区政府组织的“酒仙桥旧城区改建项目住宅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听证会”召开,就2016年9月18日公布的“蓝本”(即《酒仙桥旧城区改建项目住宅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听取居民意见,以便深入细化方案。

根据蓝本,通过此次城改,酒仙桥地区一间10平方米的筒子楼承租房,可以换得60平方米的回迁产权房。居民要为此支付28.8万元差价,因为有各种奖励(数额最多的三项相加有22万元),折算下来不会花多少钱。而当下酒仙桥地区的商品房价格,已达到每平方米七八万元。

此次听证会来之不易。根据相关法规,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规定,方召开居民听证会。在蓝本公布的1个月期限内,有关部门收到的正式书面意见为735份(未提书面意见者视为赞同),远未达到需要召开听证会的提交意见比例。

用听证会代表孙广聚的话说,听证会是他们“找回来的”——他和一些居民代表发动居民给各级领导写联名信,又带人分别“去市政府”和“区里”,最终争取到这次开听证会的机会。

会上,主持人解释了此次“破例”召开听证会的背景和原因:“(房屋征收工作)并不是像过去拆迁中开发商与群众的博弈”,而是“政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是否愿意改造,由居民说了算”。“为了给居民搭建平台,使居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也使政府充分了解民意”,“为政府下一步修改方案提供依据”。

因此,主持人倡议酒仙桥居民“既要兼顾小家,又要照顾大家”。

孟先生参加了此次听证会。对他而言,蓝本已经可以接受。而区政府又在听证会上“放口风”,说可以继续“修改”。在他看来,这足以体现政府的诚意。

但出乎预料,在听证会上,15名听证会代表集体“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