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纪了,请主动交代问题 乐山反腐“赦免实验”

“敦促令”发布整整一个月后,主动交代问题的官员200多人,有些县区零交代。5月8日,纪委书记刘光辉发表“有火药味,更有人情味”的说明。最新的统计显示,主动交代人数达1668人。

责任编辑:刘斌 苏永通

乐山各县市区乡镇村委会,到处贴着“敦促令”。(南方周末记者 褚朝新/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8日《南方周末》)

“敦促令”发布整整一个月后,主动交代问题的官员200多人,有些县区零交代。5月8日,纪委书记刘光辉发表“有火药味,更有人情味”的说明。最新的统计显示,主动交代人数达1668人。

“拒不说清问题的,一律顶格处理。当前,越早说清问题将越能获得主动。”“如果你还不理解组织的一片苦心,那确实是你自己作死了。”

“这个政策能不能成功,判定的最终标准应该是能否化解大部分腐败存量。如果主动交代的都是一些小问题,比如50%的人说了,但是每个人只说了自己10%的问题,那掀开的还是冰山一角,没有达到化解腐败存量的目的。”

2017年4月上旬,四川省乐山市大大小小的政府机关乃至村委会都贴出了一张“敦促令”。

“敦促令”,正式的公文名称是《关于对限期主动如实交代违纪问题人员予以从宽处理的通告》,也称为“敦促令”。其中最吸引官员们注意的是这么一句:凡在2017年6月30日前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交代本人违纪问题的,视情节轻重,根据相关法纪规定,分别给予从轻、减轻或免予纪律处分。

“敦促令”的设计者、乐山市纪委书记刘光辉的初衷是,“解脱干部,割裂负能量,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乐山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敦促令”的受益者们却顾虑重重,有的不愿主动暴露自己,有的避重就轻。

省纪委领导当场考问

“敦促令”的出台,有内因也有外因。

刘光辉到地市任职之前,在四川省纪委机关已经干了17年。这17年里,有10年他都在法规室,从法规室副主任科员干到了法规室主任。2010年,他调到了四川省预防腐败局。

在四川省预防腐败局当专职副局长期间,刘光辉就开始在琢磨,“反腐败,如果仅仅在党政机关反,有点像割韭菜。一个党政机关的干部,总要下班,八小时之外他就是一个公民,如果土壤坏了,他哪会洁身自好呀?他只是进了办公室,脸一板,装清廉,那有什么意思呢?”

2013年5月,刘光辉离开四川省纪委机关到地市担任纪委书记。到一线后,刘光辉也感受到了一些变化,“2013年,还有人送红包,2014年只有个别人送了,到2015年连请吃饭的都没有了。”

同时他也发现,有的基层官员因为过去存在的问题惶惶不可终日,“为了一个低保的事情曾经收受过管理服务对象的几百块钱、为了一次卡拉OK打架斗殴等睡不着觉”。

基层官员们的状态不佳,必然影响地方的发展。“乐山发展任务很重,这几年发展得慢了、缓了,一直徘徊在全省中游,感觉我们不应该是这样一个状态。”

“基层党员、基层干部、基层组织,就是共产党的根。有问题就说嘛,说出来轻轻松松投入建设,哪能天天背着个包袱呀,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刘光辉脑子里“保护干部”的念头催生了一场“赦免行动&r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