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枝:从名利出发做不了扶贫

陈开枝

2017年7月,77岁高龄的陈开枝第99次来到广西百色开展扶贫。曾经被国务院评为“扶贫状元”的他谦逊地称呼自己为“扶贫战线的一位老兵”。

二十年前,中央决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广东对口帮扶广西,广州对口帮扶百色。当时担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的陈开枝被指定分管这项工作,从此,他与“扶贫”结下不解之缘。

1996年11月28日,陈开枝第一次踏上百色这片红土地,就为当地贫困景象所震惊。当时的百色可谓一百万人没路走,八十万人没水喝,六十多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十五到二十万人生活在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地方。物质极度匮乏,房屋八面来风,陈开枝形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是“吃饭不上桌,睡觉不上床,孩子不上学,住房不挡风”。

其中,最让陈开枝忧心的是“不上学”。陈开枝带着扶贫干部们解决老百姓的温饱和住房问题,搞村村通路、通水、通邮、通广播电视,移民搬迁、劳务输出等多项扶贫工作都开展得轰轰烈烈。但他一直在思考,一个有三万六千多名失学儿童的地方,如何才能真正从贫困走向富裕,从愚昧走向文明。

答案是教育。从新千年开始,广州对口百色扶贫把主要精力落在教育扶贫,把失学儿童通通送回学校。他们还发动群众捐资解决教育问题,这十多年,发动广州市社会各界、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在百色新建、改建了24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社会资金达到两亿多。陈开枝总主张,扶贫还是要抓教育,孩子掌握了技能,这户家庭就能很快脱贫。

2005年,陈开枝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时,百色当地的干部嘀咕“他老人家可能不会再来了”。陈开枝公开承诺:“我在公务员的位置上来了50次,退下来,等我健康活到85岁,我还会再来50次。”

虽然不再指挥政府扶贫行动,但陈开枝依然在牵线搭桥,动员各方力量支持扶贫事业。2012年,以陈开枝为名誉主席成立了百色教育基金会,至今筹款超过一亿五千万,资助了两万六千多名困难学生。陈开枝也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补贴学生的生活费。

百色人民将陈开枝称为“广州亲人”。在百色以外,陈开枝还到过很多贫困地区,从广西十万大山、云南玉龙雪山、四川大小凉山、青海巴颜喀拉山、甘肃青海祁连山、宁夏六盘山、山西河北太行山、安徽大别山,到大兴安岭、内蒙古牧区,都有他的扶贫对象。这位扶贫战线上的老兵,对“扶贫”有着最精准的理解。他曾经说:“扶贫不是一种恩赐,更不是一种救济,一定要找对路子,扶真贫、真扶贫,从名利出发是做不来扶贫工作的”。

记者:您在多年的扶贫工作中总结出哪些经验?

陈开枝:我的扶贫经验可以总结为五句话。

认识要高。去扶贫的干部要认识到扶贫攻坚工作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均衡发展、长治久安,关系到老百姓的小康。

感情要深。不掉眼泪哪有感情,有的扶贫干部看到老百姓的困境都无动于衷。扶贫最怕有恩赐感,以为我来救你的,高高在上。埋怨扶贫对象懒、不开化,这不对。

路子要对。要脱贫,又没有很好的路子,一下一个主意反复折腾,时间耽误不起。而且钱也没多少,不能扶一个地方就交几千万学费。路子怎么走,一定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措施要硬。当时百色扶贫修一条路,厅级干部要管一公里,科级干部管五百米,反正怎么修都要完成。现在中央措施是很硬了,下了很大的决心,又和各省签了责任书,就看各地怎么执行。

作风要实。扶贫要深入下去,不能浮在面上。要强调实干,不要空谈。

记者:您怎么看待中国过去的扶贫成果?怎么理解现在的“精准扶贫”?

陈开枝:反贫困斗争是全世界每个国家都面临的,是联合国都提上议程的事情,而不光是中国的事情。中国政府的反贫困斗争工作,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我们在短短三十年,让几亿人脱贫。新千年时,联合国官员到百色去看脱贫的情况,他们都肯定我们的做法。中国反贫困斗争所取得的成效,怎么估计都不过分,都不算吹牛。

现在的精准扶贫工作,抓得紧,力度大,效果不断地显现。所谓精准扶贫,就是实实在在,从实际出发。第一个精准,是弄清情况的精准:这村是不是贫困村,这户是不是贫困户,用一个标准衡量,加大扶贫力度。第二个精准,是制定措施精准:扶贫要因村制策、因户制策。我作为从事扶贫工作多年的一个老兵,是越看越高兴的,越看越感觉充满着神圣。

记者:怎么理解到2020年解决七千万人口脱贫?2020年以后,中国还需要扶贫吗?

陈开枝:现在所谓到2020年解决七千万人口脱贫,千万不能理解为到了2020年中国就没有扶贫任务了。应该说,这七千多万人中,有两千万是必须由政府全部背下来的,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生存的能力,对这部分人政府要兜底。剩下五千多万通过产业扶贫、移民搬迁安置、教育扶贫等各种途径脱贫。

贫困问题是动态的。今年脱贫了,明年突然一场大病有可能返贫,还有原来不算很贫困的变成新的贫困人口。

贫困标准也可以提高。我们国家第一次定脱贫攻坚标准时定的是200块钱,而现在定的是2300元(2010年不变价)。将来社会发展了,标准定为3000块、4000块,那不是又有新的贫困人口了吗?

所以到2020年,我们整个国家的扶贫攻坚工作将会取得辉煌的成绩,全国人民都同步进入小康,这是没问题的。但是绝不能认为2020年以后扶贫工作就一劳永逸了,这是不可能的,以后的扶贫形式可能要稍微改变。

记者:未来的扶贫工作应注意什么?

陈开枝:我们现在集中力量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但是城市里现在还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口是拿低保的。我们中国扶贫基金会现在也在考虑,怎么在城市社区建立一些扶贫基金,怎么对城市的低收入人群进行保障。2020年以后,城乡的差别不断地缩小,但是城乡的贫困人口同样存在,这个工作同样要一起去做。

未来的反贫困斗争应当形成这样一个态势,社会上的贫富人群是流动的,不能让处在底层的人永远在底层,处在高层的人永远在高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