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条人与自然的情感链北京“海绵社区”试验

社区是城市最小的细胞,它的好坏决定一个城市的健康与否。如果一个灰色的社区变绿了,那周围的社区也就离变绿不远了。

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庄徐英

在盖娅花园,废旧的马桶变身盆栽,开始第二次生命。(南方周末记者 卫佳铭/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6日《南方周天》)

社区是城市最小的细胞,它的好坏决定一个城市的健康与否。如果一个灰色的社区变绿了,那周围的社区也就离变绿不远了。

从小区楼下四十平方米的海绵花园到营建一座海绵城市,一个景观设计师的社区生态试验能否推而广之?

纯木步道、碎石路面、环绕雨棚的雨水收集管、遍布四周的花草、蜜蜂在木墙做窝……在北京北三环马甸桥华展国际公寓小区A座楼下的“盖娅生态花园”(下称“盖娅花园”)里,40平米的“迷你”庭院落成已有一年。

一年里,盖娅花园经历了数次暴雨冲刷,都没有变成泽国——积水全部下渗,雨棚上的收集管则为花园里的生态系统提供充沛的水源。

2017年6月23日,北京再度“黑云压城”,盖娅花园项目的主持人、“自然之友”盖娅设计工作室创始人高健却很淡定。他和小区内外600名志愿者共同营建的这片小天地,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绵花园”。

“我们要去拥抱雨水”

2014年6月,“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落成伊始,高健和环保小伙伴们的办公地点搬到了北京马甸桥华展国际公寓社区一栋公寓的一层。高健说,“盖娅”二字取自古希腊神话,意为大地之神、众神之母,他希望借此传达融入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

然而,展现在高健眼前的“庭院”却和想象相去甚远:被水泥板牢牢覆盖住的空地寸草不生,“连一只小蚂蚁都没有,毫无生机可言。”除了没有生机,朝西的水泥庭院在夏天一经日晒,温度陡然升高。如果偶遇大雨,水泥地面阻断了雨水下渗,雨滴奔流着冲向窨井,如果遇到污水外溢则形成新的积水。

改建,势在必行。高健给他设计的盖娅花园定下目标:在四十平方米的院落里重新建立完整的生态循环,充分融入自然,而非靠外界人工的额外力量去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

他在盖娅自然教育公号发布信息,召集社区内有相同想法的伙伴们一起构思方案,建议侧重雨水收集、废物利用、生态种植和空间利用等几方面来展开设计。

水,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每年北京有10亿立方米的降雨量,集中在6、7、8三个月,白白流走太可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