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围墙 让学习无处不在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刘斌 苏永通

 

(本文首发于2017年9月28日《南方周末》)

学习美不美?如果问中国的中小学生,相信否定的回答不在少数。原因无非几个:老师教得不够好;学的东西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自己想学的,学校里没得教。

这个境界很难达到,不等于这不应该成为一个教育理想。“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些方块字,明明白白昭示,曾经有人就是一辈子都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关键还是学什么、怎么学。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一个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改革是打破单一的学校教育,将学习扩展到了家庭、社会、工厂、公司、国防、自然等等几乎所有场域。

简言之,这是一种拆掉学校围墙的教育改革思路。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将这话颠倒过来,主张“生活即教育”“做中学”,也同样是扩展教育场域的思路。

人生下来,本来就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刚出生的婴儿,整个就是一个海绵一样的学习体。从练习吸奶、睡觉,到通过运动支配自己的身体,获得空间感和时间感,从自然地学会复杂的语言,到发展出对颜色的敏感,从捏泥巴到对各种手工的天然兴趣,到安静地听鸟叫水流,萌生对音乐的敏感……谁说小孩上幼儿园才开始学习?谁说小学才是小孩正式学习生涯的开端呢?在7岁之前,他们已经毫不费力地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些学习。他们已经体验且懂得了什么是“爱”和“羞耻”,懂得了专注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有了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身心,已经为一生的学习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只要大人们别压抑他们的好奇心,而是给他们创造合适的环境,带他们经历足够宽阔的世界,孩子们就能够听从自己内心天然的各种触角,不断地尝试,尝试,再尝试,慢慢寻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因为喜欢,因为符合他们的天赋,激发了他们的问题意识,他们即使学习得再刻苦,也不会痛苦,更不会得“空心病”。他们会一天比一天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这一生的使命是什么。

这是一种激发孩子内驱力的教育。这种教育,需要对儿童成长有足够专业的认知,给孩子提供足够多的教育场域,能抓住孩子的语言、空间、音乐等等各种敏感期。而不是把孩子们仅仅放在教室里,让他们一刀切地学这学那,然后又将那些因节奏和兴趣不同而表现有别的学生,根据分数区分为好生差生。

这意味着真正的因材施教,也意味着尽量让每个学生有一张与自己天性和学习进度相符的课程表。这样的学习,显然更美更快乐。单靠学校教育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拆掉学校的围墙,将学习的视野放到我们周遭丰富的大千世界,有意识地打掉那些阻碍学习的体制机制的高墙,情况就有可能大大改善。

这是教育工作者要努力的。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工作者。

网络编辑: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