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数:戏剧可能不赚钱、不出名,但我觉得可以做

“观众的审美不断变化,我觉得这部戏很适合在当下中国上演。”陈数解释,自己并不是在输出价值观或完成工作,“而是希望观众看戏剧有一个思辨过程”。

责任编辑:宋宇

艾鲡达是对自我的反观,不过多牵扯与外部世界的对抗,这个主题更具备永恒性,不会受地域和文化的影响。(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19日《南方周末》)

话剧《海上夫人》末尾,女主角艾鲡达的衣服由蓝色换成黑色,这个“海洋动物”或许变成了“陆地动物”。艾鲡达是灯塔守护人的女儿,自幼生长在海边。父亲去世后,她嫁给医生凡戈尔,搬迁到峡湾地区。她始终不适应内陆生活,一度犹豫是否按约跟随一位船员离开峡湾。

1888年底,易卜生出版了《海上夫人》的剧本。相较于此前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现实主义作品,《海上夫人》备受争议,被评论界说成“一个病态的故事”。后来,美国百老汇将其搬上舞台,票房惨淡。

艾鲡达性格执着,在抉择面前心理波动极大。她的困境似乎很难赢得观众的好感。“艾鲡达只能在峡湾找到跟海洋有关的东西,还能远远地从山顶看到那边的海。但这跟她生活在灯塔时不一样,对她来说,峡湾不是真正的海洋。”演员陈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17年9月初,话剧《海上夫人》开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巡演,陈数饰演艾鲡达,出品人和导演分别是演员靳东和舞蹈家王媛媛。这是《海上夫人》首次在中国公演,观众的反响异常热烈。

“观众的审美不断变化,我觉得这部戏很适合在当下中国上演。”陈数解释,自己并不是在输出价值观或完成工作,“而是希望观众看戏剧有一个思辨过程”。

《海上夫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