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众愿意欣赏英国的老故事吗?音乐剧《变身怪医》的“冒险”

剧组决定保留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背景和角色,而不是把他们改换到中文语境,后者是改编剧的常用做法。

责任编辑:宋宇

《变身怪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有不以为荣的一面,他们不想表现出来。(剧组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19日《南方周末》)

剧组决定保留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背景和角色,而不是把他们改换到中文语境,后者是改编剧的常用做法。

2017年,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变身怪医》的中文版诞生。作为较早讲述人格分裂的文学作品,小说《化身博士》被改编成电影、电视、音乐剧等多种形式,至今已经有120多个版本。《变身怪医》实际上是《化身博士》的另外一个译名。

《变身怪医》在百老汇普利茅斯剧院连续上演超过四年,场次在1500场以上。大卫·斯旺从2004年开始担任《变身怪医》的导演,制作了多个国家的版本,并应用当地的语言和演员。中文版是他13年来第12次导演这部名剧,“它一次比一次有意思”。

1886年,在成名作《金银岛》之后,英国作家史蒂文森出版了新作《化身博士》。

《化身博士》主角杰基尔博士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绅士,他试图发明一种药水,压制自己天性中的邪恶一面。但他服下药水后变成了体内邪恶的化身——海德先生,犯下了杀人罪。他不断地在善恶两种身份间切换,最后因不堪折磨而自杀。

这本小说在六个月内售出了4万本,仅在美国就出现了25万册盗版。“杰基尔与海德”成为心理学中“双重人格”的代称。

第二年,托马斯·罗素·沙利文很快就把它搬上舞台。巡演至伦敦时,著名的“开膛手杰克”连环杀人案刚好发生了第一起,主演理查德·曼斯菲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