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华潮到裁撤风 跨国药企中国研发中心:沉浮二十载

20年前,第一家跨国药企在华建立研发中心。随后风起,这种在医药研发链条上的关键机构,从地位低微渐而举足轻重。

责任编辑:何海宁

跨国药企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都陆续自己创办医药公司,研发药品。(农健/图)

20年前,第一家跨国药企在华建立研发中心。随后风起,这种在医药研发链条上的关键机构,从地位低微渐而举足轻重。

20年后,业态转型,入华潮演变成为裁撤风。这类机构在华的20年,也见证了中国乃至全球医药研发的沉浮。

药企研发模式已经完全转变:从内部包揽一切转向通过外包合作等形式与外部共同研发。

2017年10月31日,全球知名药企诺和诺德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研发部负责人柯宙思风尘仆仆从丹麦飞到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参加公司中国研发中心的二十周年庆典。简单的红色横幅、一张大合影,定格了这一特殊时刻。

五年前,2012年9月,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等为这一研发中心开幕剪彩。“积极鼓励各类跨国制药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并将研发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彼时,陈竺在开幕式上指出。

事实上,二十年前,1997年5月,诺和诺德就已在北京建立了研究发展中心,这是跨国药企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生物技术基础研发中心,也在一定意义上打开了中国新药研发的大门。很快,2000年以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入华潮,礼来、罗氏、强生等大型药企的研发中心相继落户中国,它们起起伏伏、几经波折,也见证了中国医药研发的变迁。

然而,2017年伊始,不少跨国研发中心不断传来撤销的消息。这一医药研发链条上的关键机构,进入业态转型的十字路口。

“没有研,只有发”

最开始建立研发中心是一种“刚需”,主要支持公司的商业扩展。

药物研发分为临床研究和临床开发,前者包括确定治疗和靶点、筛选化合物、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等,而后者主要为临床试验(分为I期、II期、III期)。一般来说,进口药想要进入中国必须有中国人的临床试验数据,因此,外企的中国研发中心主要任务便是做配套开发,如临床试验、新药申报等。

2005年,世界最大制药企业辉瑞(Pfizer)在上海成立中国研发中心,2010年成立武汉研发中心,共计上千人。2007年,葛兰素史克(gsk)在上海张江成立中国研发中心,其重点研究领域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各种疼痛疾病,这也是唯一一家将其核心疾病领域的完整研发产业链设置在中国的跨国药企。在其前后,罗氏(Roche)、诺华(Novartis)、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都在张江建立了研发中心。

但一开始,这些中心处境并不太好。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