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教授的滇南扶贫实验

当下NGO最好的角色,就是直面政府难以抵达的“最后一公里”,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撬动政府投入更多的资源。

责任编辑:吕宗恕

在李小云教授的强势资源导入之下,勐腊河边村面貌发生巨大改变,但能否实现可持续性的增收进而脱贫,仍有待观察。(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1月30日《南方周末》)

当下NGO最好的角色,就是直面政府难以抵达的“最后一公里”,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撬动政府投入更多的资源。

“公益资源都浮在上层,但真正的社会实验应该是在下头进行,我要把身边优质的公益资源沉下去。”李小云说。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以来,中央政府在扶贫领域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各级政府还层层立下“军令状”:确保2020年全部贫困人口脱贫。

“地方政府也有压力要把扶贫做好。”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说,但中国社会的空间太大,即便到今天政府投入还是有很多力所不及的地方。他由此提出“方案公益”,认为当下NGO最好的角色,就是直面政府难以抵达的“最后一公里”,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撬动政府资源更多的投入。2017年9月,“方案公益”提出者李小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从提出方案到落实资源毕竟是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扶贫者有个职业伦理,自己没去实践也不能随便说。李小云决定自己创办一家扶贫NGO,选择一个贫困村先住下来。

2015年3月,小云助贫中心在云南勐腊县注册成立,办公室设在该县下辖的河边村。

河边村几乎家家收不抵支,一般性的扶贫措施已无法帮助村民彻底脱贫。这一类型的贫困也是扶贫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不过李小云认为,驻村调研然后拿出方案来对接政府资源,做得好恰能证明,公益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低调的“名人”

2017年6月,河边村举行了一场“方案公益与精准扶贫”主题对话,爱德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丘仲辉说:“小云搞扶贫发生了一个根本性变化,更加结合中国实际了。”

李小云自认为是实践型学者。1990年代,他曾在北京延庆、宁夏盐池、云南红河等地开展小额信贷与社区发展实践。有一回,丘仲辉在宁夏盐池与李小云交流做社区项目的经验。李小云提出:“我们要搞参与式扶贫,激发村民主动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如何看待民间组织作用及其与政府的关系,是丘、李二人当时的主要分歧之一。

如今,李小云对他当年的态度有所反思。“那时我搞参与式扶贫是跟着国外学的,我过于强调民间组织要直接进入社区来领导,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