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儿童真正“进城”

如果他们能寻回社区归属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动儿童没有“根”的问题。

责任编辑:苏永通 吕宗恕 助理编辑 温翠玲

让孩子走上街头,采访道路施工人员,也是一种认识社会的方式。(灯塔计划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

如果他们能寻回社区归属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动儿童没有“根”的问题。

“下次不要来了,来了也是拖累团队。”一名志愿教师因始终无法理解孩子被排斥的心情,遭到负责人郝曦训斥。

顿了一会儿后,郝曦温和地问:“感受到了吗?”志愿者点头。

郝曦是民间义教组织“灯塔计划”副秘书长,已专注从事大学生义教工作十多年,他正在以情景设置的方式引导参与义教的大学生学会“共情”。

共情,在心理学中指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多数情况下,这是一项急需重新习得的能力。

“灯塔计划”2014年发起社区项目“重见社区遇见你”,带领随父母进城务工地变动而变化的儿童(又称流动儿童)重新认识城市,培养社区认同感。要对与自己有关,但不是自己负责的事情建立连接,“共情”必不可少。一个项目由此牵动了孩子、大学生、家长、社区务工人员等,联接为更紧密的共同体。

从“留守”到“流动”

“灯塔计划”始于2001年,3年后,尚在读大学的郝曦接触灯塔计划,两次参与其暑期义教活动。此后,郝曦几乎每年都随“灯塔计划”到广东的乡村地区为留守儿童义教。那是长达一个月的高频次交流,郝曦能与孩子们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