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者许家印:无偿投入110亿的初心和情怀

贫穷或许会限制人的想象力,但只有经历过贫穷的人才知道贫穷的苦,同样,经历过改变的人才知道改变的力量有多大。

世界500强,中国第一房企,110亿真金白银投入扶贫……与恒大集团的高调相比,许家印为人则显得十分低调。

“生于河南周口农村,学于武汉钢铁学院,初起于国企舞钢,磨砺于特区深圳,最终在广东带领恒大闯荡中国,而后不忘饮水思源,投身于扶贫事业”,这是坊间对于许家印的认识。

时间脉络或许能帮我们了解许家印的成长路径,却无法深入认识一个中国企业家是如何与时代共进步的,更无法了解他们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探寻这一切,还需要回到出发点。

不忘初心:许家印的扶贫情结

近日,一则恒大扶贫干部出征壮行大会上的讲话视频在网络流传。在视频里,许家印首度对外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出生在河南豫东一个最穷的地方。1岁3个月的时候,母亲得了病,没有钱看病,也没地方看病,就这样走了,我就成了半个孤儿。我是从小吃地瓜、地瓜面长大的,穿的、盖的都是补丁摞补丁。

“上中学的时候,一日三餐,每餐吃一个地瓜、一个窝头,喝一碗盐水。到了夏天,天很热,黑窝头半天就长毛了,洗一洗继续吃。

“76年我高中毕业,想去砖瓦厂找份搬砖头的临时工做,都找不到。当时我的最大目标和最大愿望是什么?就是走出农村,找份工作,能够吃上白面。”

结对帮扶大方签约仪式现场

幸运的是,1978年,许家印考入大学,从此人生际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借着改革开放所赋予的时代机遇,许家印闯荡深圳和广州,在短短20多年里,将一个后来者铸就成为世界500强。

贫穷或许会限制人的想象力,但只有经历过贫穷的人才知道贫穷的苦,同样,经历过改变的人才知道改变的力量有多大。

外人或许会震惊于这段让人感触颇深的经历,但对于许家印来说,即便成为富豪,对贫困的感受却从未疏离,对“改变的力量”的执着,也从未退却。

让更多人感受到“改变的力量”,让个人和企业的追求与大多数人的“美好生活”相契合,正是许家印的初心所在。

不忘初心,许家印将目光放在贵州贫困的乌蒙山区,连续两年多计划用110亿的资金,助力一个地区上百万人口的全面脱贫。不惜资金,不惜投入,不畏艰难,不怕困苦,这等豪情,令围观者动容。

恒大扶贫队员入户调查

用许家印自己的话来说:没有国家的恢复高考政策,我还在农村;没有国家的14块的助学金,我也读不完大学;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恒大也没有今天。

因此,回报社会、助力国家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从一开始就镌刻在恒大的企业使命之中。扶贫,对于许家印和恒大,其实只是水到渠成之事。

改变的力量:许家印这样将恒大带上世界500强

许家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如果回到20多年前,你可能难以想象,当时的恒大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世界500强。

恒大2108人的扶贫队伍出征扶贫前线

1996年,恒大在广州成立。当时仅广东就有1600多家房地产企业,在地产界,万科可谓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彼时已经成立12年,无论市场占有率还是经营成熟度,都是首屈一指。

然而,短短20年,恒大就超越万科成为地产一哥,同时超越众多名噪一时的明星企业,跻身世界500强。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

正如许家印的坎坷经历,恒大的成长过程也非一帆风顺。恒大刚成立不久就遇到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谋求上市时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然而恒大不仅迎刃而解,而且迎难而上,一次又一次取得跨越式发展。

这种成绩的获得,与许家印的战略意识、远见卓识和政经认识息息相关。

首先,许家印对于国家发展大势,有着极为清晰的判断。恒大进军地产领域之际,正是住房商品化取代福利分房制度之时,城镇化的红利、人口增长的红利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让住房需求迅速放大,恒大得以飞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楼市下行,部分地产企业倍感悲观,停步观望,许家印却认为机不可失。在他看来,“全面深化改革饱含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府做好廉租房、保障房的建设,市场层面的东西让市场去做。”

“未来三至五年,甚至五至十年,房地产业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许家印当初的判断,正在一一被印证,恒大跨越式发展的潜力,也正由此而得到进一步提升。

恒大向贵州省扶贫基金会多次捐款

其次,许家印的远见卓识,让企业一次又一次把握先机。2016年,当恒大超越万科登顶地产一哥宝座时,许家印却未沉浸在成绩当中,而是果断提出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毅然将恒大从“规模型”企业向“规模+效益型”企业转型,并且成功实现“地产+金融+健康+文化旅游”的四大产业布局,在中产化和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一举夺得企业转型的先机。

再次,政经关系历来困扰很多企业家,许家印却能稳妥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经营向市场要效益,竞争是颠扑不破的规则;而企业则要向社会反哺,责任意识是牢不可破的使命。恒大之所以能在一个西部贫困地区,打造出“政企合作”的扶贫新模式,无疑也与这种政经智慧密不可分。

在外人看来,恒大的管理制度相当严格,但恰是如此严格的管理,才造就了恒大这样一个职业化、专业化、能打胜仗也能打硬仗的团队。恒大能抽出2000多人的团队,扎根毕节扶贫,也足以说明这种管理模式的非同凡响之处。

对于大局的敏锐判断,对于趋势的超强把握,结合在市场中摸打滚爬形成的可贵的经验,带着一颗扶贫初心,许家印成功开拓出“政企合作扶贫”的新样本。

新时代中国需要怎样的企业家?

与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完全不同,以许家印为代表的这一代中国企业家,多半都有相对艰难的成长经历,对匮乏和贫困都深有体会,而后幸运碰到恢复高考,又恰逢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深知时代机遇和国家战略的重要性,从而能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实现对接。

这四十年来,他们先是在各自领域筚路蓝缕,开疆拓土,为市场机制的完善而努力摸索,不仅成功将企业推向世界500强,而且开创出新的商业模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后则将社会责任印刻在企业使命之中,用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经验,用不计回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参与国家与时代的进步,促进更多人“美好生活”的实现。

恒大支援大方县建设的奢香古镇

其实,这种精神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是一以贯之的。从晚清到民国时期,不少企业家富则回报乡梓,太平之世造福天下,战乱之际则投效国家,在商业上勇于创新,在公共事业上则不计回报,社会责任一直与企业经营相伴,为中国企业家精神注入深刻的内涵。

时代有所进步,国家从贫弱而至富强,社会由贫瘠而至充裕,企业从弱小而至强大。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需要怎样的企业家?

一是以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商业模式、创造商业价值、拓宽企业与市场的可能性边界为代表的企业家精神。他们既是开拓者,也是创新者;既要有超出于当下的远见韬略,又要有顺应时势的大局意识。在这个时代,企业的愿景使命,企业家的个人奋斗与追求,如果不能与时代相结合,就难以行之长远。

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或体现在致力创造商业之外的社会价值,或体现于扶危济困,或体现于投身国家战略。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忘初心。

许家印和恒大正是这些精神的深度践行者。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