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长城只看成一道墙” 长城古村落的修复与保护

每座古城或古村落消失,都会影响“传统文化样本”。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实习生 陈瑞迪

几百万人散居在数万公里的长城脚下,从事农业或畜牧业。山西广武,坍塌的明长城及其周边村落。(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月25日《南方周末》)

《长城保护总体规划》至今仍迟迟未能颁布,使《长城保护条例》缺乏细节规划,保护长城的实际功能“大打折扣”。在2018年年初举行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实施长城保护行动,报请国务院发布《长城保护总体规划》”,被纳入2018年的文物保护重点工程。

长城自景区蜿蜒而出,就不复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突然寂静下来。几百万人散居在数万公里的长城脚下,从事农业或畜牧业。有人向往田园牧歌,更多人离开。

边玉是“逃离者”之一。在位于大同市西北部的助马堡生活十几年后,他搬到了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大同市区。据考证,助马堡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是著名的“塞外四堡”之一。

助马堡里的明清建筑鳞次栉比,东门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拆除以修建炮楼,其余城堡都基本完好。边玉喜欢家乡的风物和古建筑,但经济状况迫使他像很多人那样“逃离”。

边玉每年都回乡祭祖,通常在一座七八平方米的小庙前为祖先烧纸钱。小庙边上是座古宅,他祭祖后围村子转一圈,再回到城里。和大多数村民一样,他不知道那座庙宇的名字。

艺术家张明弘的“寻根长城”团队来到助马堡时,正值傍晚,焚烧纸钱的火焰正在夕阳余晖中跳动,这座“宛如一部明清建筑史”的古堡令他兴奋异常。

2014年开始,张明弘从辽宁丹东虎山出发,沿长城采风。他被长城边堡所吸引,遂成立“寻根长城”团队。除去建筑,他将更多目光投向边堡内古村落的民居、民俗文化,以及它们的文化传承。

“至少要让大家知道拜的是谁”

在村支书郭有成的指引下,张明弘询问了村里的老人,才知道那座庙叫“五道庙”,供奉着监督阎罗王判案的五道真君。“不能光拜,至少要让大家知道拜的是谁吧!”张明弘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