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气候变化吗?

气候模型并不能在短期内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完美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气候模型不重要。

责任编辑:朱力远

2018年2月2日,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洪水致当地居民出行困难。据当地海洋和渔业部门介绍,在过去的20年里,因红树林的消失,海岸失去抵御海浪的天然屏障,距海岸较近的村庄被巨浪淹没。除此之外,气候变化致冰盖融化、海洋变暖和扩张,随之而来的影响是海平面以每年4毫米的速度上升。(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8日《南方周末》)

气候模型并不能在短期内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完美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气候模型不重要。

新德里突降大雪、大水淹没纽约、龙卷风掀走好莱坞标志牌、大浪淹没自由女神像,龙卷风、海啸、暴风雪……大自然中所有灾难几乎同时出现,这是美国科幻电影《后天》中的场景。影片中气候学家借助气候模型得出了全球气候异常、温室效应正在引发地球大灾难的预言,而预言也以最快速度应验。虽然有科学家质疑了电影在科学上的可信度,但片中提及的气候模型,仍是人类“窥探”气候变化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全球气候模型用以模拟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预测未来全球气候的走向。目前到底存在多少种气候模型,无法统计,因为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气候模型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窥探未来的手段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配以精进的观测手段,推动了气候模型不断推陈出新。现阶段的气候模型不仅可以估算古气候变化的发生,同时也能预测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PETM)事件是发生在约5600万年前的一次极端碳循环扰动全球变暖的事件,大气CO2浓度快速增加和全球温度升高是主要表现。表面沉积储层(如甲烷水合物)中碳的不稳定性被认为是驱动PETM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驱动全球变暖的碳是否来源于这些储层中,一直存有争议。2017年8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Nature)发文指出,火山爆发释放的大量CO2应该是PETM事件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科学家通过分离有孔虫外壳中硼的同位素,跟踪了PETM期间海水pH值的变化。结果发现,PETM期间海洋表面pH值持续较低,他们将地球系统模型中的成对碳同位素记录与跟踪得到的pH数据结合起来,重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