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花瓶作业

文中我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多关注得B的学生,他们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对于日渐蔓延的教育焦虑症,不知此药疗效如何?

责任编辑:朱又可

(新华社/图)

拙文《教育的作用被高估了》在《南方周末》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一些反响。文中我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多关注得B的学生,他们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对于日渐蔓延的教育焦虑症,不知此药疗效如何?

也有人告诉我,焦虑症可能是投胎失误所致。中产家庭在津津乐道如何让孩子去美国读高中,成就了一众“美高党”。不要忘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美国基础教育,也一样“宝宝心里苦”。

跨文化生活,让我们能看到两种体系各自的短板。美国宣称学校教育被高估的声音更多。从英国移民到美国的教育家肯·罗宾逊(Ken Robinson)直截了当地说:学校教育(schooling)妨碍了人的教育(education)。他的“学校扼杀创意”的TED演讲,是TED有史以来被观看最多的演讲,可见美国人的教育焦虑不输国人。只不过美国的宝宝们,心里苦和我们略有不同。我本想写写“美国学校教育被高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调子起得太高,搞不好就落不到实处。有机会还希望一事一议,抛砖引玉。本文就以“项目式学习”为例,说说这边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刚过去的周末,女儿让我下午一点到五点之间,帮她们的小组做一个发电的项目。他们需要制造一个收集静电的仪器,具体怎么收集我也不知道,反正最终是要产生足够的电,打到老师手有麻感。一点之后,同学们陆续来了,大家坐在一起嘻嘻哈哈之后,就开始吐槽。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做项目?他们自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