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还能再造辉煌吗

两百多年前,普鲁士人洪堡想创建一个自由体系,任由学生和教授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力。

责任编辑:刘小磊

近年来,在各种世界高校排名中,前40名的行列中都很难发现德国大学的名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的问题。(资料图/图)

两百多年前,普鲁士人洪堡想创建一个自由体系,任由学生和教授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力。两百多年后,洪堡创建的德国模式辉煌不再,原来深受洪堡模式影响的欧洲国家,如荷兰,也逐渐从欧洲大陆体系转向英美体系。在德国本土,这艘理想主义的大船也不得不改变航道。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15日《南方周末》)

德国的大学是曾经辉煌过的。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德国是法国、英国、日本等诸多强国建设现代大学的榜样。各国教育家纷纷来德国取经、求学、寻求人才,德语曾经在科学研究和论文发表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普鲁士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1767-1835)推行的教研合一理念,是美国当今名校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克拉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建校之本。

然后呢?

二战之前,纳粹政府对犹太科学家的迫害,造成了人才的毁灭性流失,从战后到今天,德国经济虽然重新腾飞,可大学却再难重造辉煌。高等教育的全球性竞争和对人才的争夺,更是将德国大学裹挟到了不得不大规模改革的地步。

实用主义压倒理想主义

19世纪初,欧洲大学被两种模式所影响:一是拿破仑统治下的中央集权模式,即设立高等专科学校,由国家控制的中央机构制定课表和考试规章,监督课程的政治和宗教倾向,并监控学生和老师的个人行为,制定近乎军事化的行为规章。另外一个是和法国模式反向而行的洪堡模式。1806年,普鲁士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中败于拿破仑,国内改革呼声愈高。1809年,洪堡被任命为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司司长,进行教育改革,同时在柏林建立新大学。洪堡说服了本倾向于中央集权模式的普鲁士国王,创建了一种新的大学模式。

洪堡的教育改革秉承“教研合一”的宗旨,大学不再只是传授既定知识和技能的机构,而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精神和授予学生科学方法为己任。洪堡主张降低国家对大学的干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洪堡模式下,除了医学外,所有的专业不设必修课,也不监督出勤率和每学期的考试结果。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只在毕业时进行考核。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设计课表,自由选择课程和教授。洪堡的教育主张在季羡林先生的笔下可以得到印证:“德国大学是绝对自由的。只要中学毕业,就可以愿意入哪个大学,就入哪个,不懂什么叫入学考试。入学以后,愿意入哪个系,就入哪个;愿意改系,随时可改;愿意选多少课,选什么课,悉听尊便;学文科的可以选医学、神学的课;也可以只选一门课,或者选十门、八门。上课时,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就走;迟到早退,完全自由。”(《留德十年》)

不过这种大学体制全凭学生自觉。如果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够强大的话,很容易拖个几年毕不了业。很多人五年的课程需要七八年才读完,十几年读完一个硕士文凭,也是有的。而德国又以公立大学为主,经费由纳税人负担。大学不收学费(中间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