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农村是如何脱贫的

通过国际市场带动发展,是越南在革新开放中得到的一大经验。

责任编辑:聂寒非

两名越南妇女在越南河内南部的CuaLo镇,携带二手电视机,悬挂在竹竿上。(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26日《南方周末》)

通过国际市场带动发展,是越南在革新开放中得到的一大经验。它采纳了使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出口带动”发展战略,出口不仅带动了它的工业,还带动了它的农业——革新开放后,它不仅不再需要进口粮食,还成为世界第一大稻米输出国。越南在这方面的经验,有值得研究借鉴的地方。

2018年春节去越南,河内和胡志明市等地的商铺都关门了,拥堵人群忽然消失,就像春节期间的北京,在大城市工作的外地人都回老家过年了。但有一个越南城市例外,这就是大叻,因为那里是越南人的春节度假胜地,人群熙熙攘攘,商铺敞开大门。

大叻在南部山区,以鲜花、山野、浪漫的法国建筑著称。笔者在那里遇到来自越南各地的人,和3个越南人的交流给笔者留下极深的印象。一个是种植“黄鼠狼屎咖啡”的农妇,她向笔者讲述了自己脱贫的故事;另一个是种植荷兰鲜花的花农,他叙述的是致富的故事;还有一个是市场白领,她辞去银行工作,开了一家小民宿,她讲给笔者听的是物质致富之后因精神空虚而作的寻求。

遍布弹坑的山区如何脱贫

政府在贷款和土地使用方面给了咖啡农户很多优惠便利,革新开放之前,越南咖啡的国际市场份额只有0.1%,30年后上升到20%,目前越南是世界上咖啡出口的第二大国,超过哥伦比亚。

种植“黄鼠狼屎咖啡”的农妇住在大叻以北的山中,离城市很远,笔者乘车行驶了近一个钟头才到她家。一路上看到两旁山坡种着很多咖啡,树并不高大,叶子墨绿油亮,一串串的咖啡豆密密麻麻。

咖啡是法国人19世纪中下叶引入越南的。热带气候和高山环境是咖啡生长的优良条件,以咖啡著称的哥伦比亚就具有这样的条件,越南南部的纬度和哥伦比亚差不多,那里的山区好像是“类哥伦比亚”。越南的平原地带在沿海及红河、湄公河地区,山区多在沿柬埔寨、老挝边界的地区。

最初咖啡在越南的种植面积并不大,直到1970年代种的仍然很少。适于咖啡生长的边界山区在越战时是遭受轰炸的重灾区,因为这里靠近胡志明小道,而胡志明小道是北越援助南越反美抗战力量的生命通道,是美军轰炸的重点。当1975年越南统一、战争结束的时候,这些地区遍地弹坑,满目疮痍。

在统一之初的十年左右时间内(1975-1986),越南实行了计划经济,称为“补贴经济”。整个国家的经济被计划集中控制,价格由计划规定,生活消费品由计划供给,完全不是市场配置资源,而是计划通过补贴来配置资源。几个越南人对笔者回忆说,那时买粮用&l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