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汶川 | 灾难中成长的志愿者

十年,他们的公益路将重新开始。

责任编辑:吕宗恕

2012年7月22日,泸州洪峰袭来,救援队转移群众。(深圳公益救援队供图/图)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中国志愿者参与灾难救援及灾后重建的专业能力已有大幅提升。但如何让志愿者发挥更大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行至北川老县城遗址的墓园处,但小莉受不住了。青松环绕,安宁静谧,这座完整保留一个县城震后样貌的地方像情感触发器,一下让她想起了她照顾过的伤员们,那些结下“战友”情谊的志愿者们。

但小莉40岁时回归家庭,并全职成为志愿者。第二年汶川地震发生了,她护送物资,协调一批批志愿者24小时轮班照顾医院伤员。

十年,但小莉从最初不问世事,专注于家庭的普通妇女,走到了中国公益的前头。与但小莉同行的志愿者们多半也走过了这样的一条路,因灾走入公益,经历转型蜕变。

2018年4月26日,他们参加汶川地震十周年的研讨会议,题目为“铭记·同行·重生”。重走北川老县城遗址,于他们而言,是“铭记”。

现场

废墟的时间永远静止了,街道边上的路灯杆打的广告是已销声匿迹的“小灵通”手机,移动网络优惠套餐。

灾情发生的时候,现场如战场。2008年,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的消息传出,志愿者们自四面八方赶来,用各种各样能想到的办法参与救援。

但小莉所在的义工联盟在2008年5月12日当晚就开始行动。他们分析讨论,先召集有户外作业经验和救援经验的专业志愿者赶赴德阳灾区,加入搜救、医疗救护、抚慰灾民等救援队伍中去。志愿者招募通告在13日下午2时23分发出。但小莉自己则在接下来的一周辗转绵阳、彭州等数个救灾点护送物资。

5月13日凌晨,网名为“紫男”的董明珠与河南户外救援队的7人小队开着金杯车也从洛阳出发。因有户外经验,又持有护士证,她申请进入灾区便利了许多。

他们在路上走了四十多个小时后,终于抵达绵阳火炬广场接受指挥部的安排,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灾区——北川县城。沿途灾区的信息越来越多,马路越来越堵,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腐败的味道。

终于在北川县城,董明珠见到了最为惨烈的场景。整个县城一片废墟,房屋倒塌,家具破碎。“听着挖掘机的声音,我都快窒息了。”董明珠回忆。

深圳工作的倪凯志这个时候已经翻遍了网上的即时信息。在搜索框中键入“怎样成为志愿者”,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介绍。

倪凯志锁定了两条路径,一是通过共青团四川省委提供的通道,可是那里早已排起了长队。共青团四川省委后来统计,抗震救灾期间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约118万人次。

另一条则是“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以下简称“5·12平台”),由成都当地几十家国内外NGO及各地志愿者在震后3天共同成立。意在提供信息服务,帮助NGO及志愿者进入灾区“帮忙不添乱&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