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如何批量“制造”“独角兽”

各路资本、新技术企业积极入驻,而作为操盘者的政府能通过培育独角兽来帮助当地实现经济转型吗?

责任编辑:吴金勇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8年4月28日,山东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位外国记者在采访拍摄。(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10日《南方周末》)

2018年4月,山东省提出2022年之前,培育“独角兽”企业20家、隐形冠军80家、“瞪羚”企业300家……各路资本、新技术企业积极入驻,而作为操盘者的政府能通过培育独角兽来帮助当地实现经济转型吗?

一直以来,姚军龙都专注在产业基金上,埋头做事。当山东省政府的政策出台时,他发现自己不经意间,站在“风口”上了。

姚军龙是北京赛伯乐绿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伯乐绿科”)高级合伙人。他长期关注产业发展,因为看重制造业的地位,2018年2月,赛伯乐绿科作为民营资本方,与政府平台公司“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有国资背景的智库机构“青岛制造研究院”,合资成立了青岛西海岸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以下简称“西海岸基金”),专注于青岛的转型升级。

这一想法与政府不谋而合,当月,山东发布《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成立6000亿规模的“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支持“四新”项目,西海岸基金有望得到配资支持,只是需要接纳政府的合作条件:投资地域、投资行业,要在框架范围内进行。

“有钱进来当然欢迎,合作条件可以谈。”姚军龙说。

政府拿钱出来的目的,是想促进产业升级。2018年4月,又发布《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2022年之前,培育“瞪羚”企业300家,“独角兽”企业20家,隐形冠军80家。

无论“有形的手”能否撬动社会资本,政府牵头成立产业基金,正在成为一种风潮。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