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术做伴的童年阅读

我的童年是与美术做伴的。

责任编辑:刘小磊

刘皓明(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10日《南方周末》)

我的童年是与美术做伴的。家里的藏书,“文革”前出版的,凡属于文史类的,都破了“四旧”,只剩下美术书籍基本保持完整,是这些劫后余生的书伴我度过了童年悠闲的时光。物换星移,我虽早已告别美术,那些书籍也都不知后来散落到了哪里,可是能称得上我书架上的神明、照耀我生命最初那些日子的,便是那些美术书了。

最早接触的美术书之一应该是195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水彩画选集》。这是一部散页匣装的画选,印幅大约有45cm×33cm大小,散页的每页都是在硬纸上贴上彩印的水彩画作而成的,所选的作品均出自上个世纪上半叶及中期中国最出色的水彩画家笔下,现在能记得起名字的有张充仁、张眉孙、樊明体、孙青羊、潘思同等人。幼时,这些画家的名字本身就能令我产生无限遐想。在那个旅行十分不便的时代,这些水彩画更是给了我对中国的人文景观和山川河流的无尽想象空间,让我见识了故乡天津之外的城市与乡野,也构成了我对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社会面貌的永不磨灭的印象:烈日下的上海城隍庙、清晨时的复兴公园、金秋时节的金陵驿站、乡下农舍里灶台上升起的炊烟,还有烟气腾腾的钢铁厂、泊满渔船的渔港等等。这些我在出生前创作和出版印刷的水彩画或清淡或氤氲的色彩与笔触在我的心灵里留下的印记,远比与我同时代出版或放映的《人民画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