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第二届戏精文物大会在卢浮宫,你敢来吗?

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艺术和商业是分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东汉击鼓说唱俑。(东方IC/图)

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之所以成爆款,在于它让传统的文物“活”起来,具有新的生命力。

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艺术和商业是分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卢浮宫的“文物戏精”是如何走向大众的。

最近,一个运用网络语言、嘻哈说唱等形式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H5,在朋友圈刷屏。

在文物戏精大会中,“凸目、高鼻、宽嘴、大耳”的青铜面具,充当汉代说唱歌手,“当当当”地唱Rap;大禾人面纹方鼎,跳着欢乐的舞蹈;群众演员之愤怒的小鸟,是山西博物馆的商代鸮卣,网友戏称:“谁还不是个小可爱,咋滴”;“超级报幕员”是广东博物馆的北宋木雕罗汉,被称为“淡定大神”,琳琅满目的文物轮番登场,精彩极了。

网友调侃,“戏精文物的戏真的很足,太过瘾了!”“成为了戏精的文物,蕴含了我国丰厚的历史文化,期待这种形式的再次出现。”

现在,不妨放开脑洞,假设在全球范围内召开“第二届文物戏精大会”,除了咱大中国以外,哪里召开最合适?

卢浮宫也有“文物戏精”

我想,很多人的首选是法国的卢浮宫,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在生活中只要谈到卢浮宫,我们就能够娓娓道来“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等,尽管它们在距离上离得很远,但我们从小就知晓它们的故事,心理距离近乎于零。

艺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审美享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卢浮宫最著名的文物之一,当属“蒙娜丽莎”。如果“蒙娜丽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