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胆量去捅破这层窗户纸”胡福明:喊出时代先声的书生

40年前,中国做出了决定自身命运的关键抉择。

责任编辑:吕明合

明知道抽烟有损健康,胡福明依然控制不住吸烟的习惯,“不是不怕死,是怕不能思考”。(南方周末记者 谭畅/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6月21日《南方周末》)

◉ 编者按

40年前,中国做出了决定自身命运的关键抉择。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万物生长,云雾渐开。激荡前行的中国,在一次次裂变中获得新生。

从今天开始,《南方周末》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惟新》,我们将用还原历史的方式,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法治等方面,制作不同的专题报道,用细节展示推进改革开放的必然性,用40年中国社会巨变的事实来解释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历史可以重读,但不能重来。过去40年有成功,也有挫折,我们力求通过文字来客观呈现,并以此来证明改革开放的不可动摇。也只有明晰40年的艰难历程,我们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一个人去世了,其他人说,他的话句句是真理,他是天才,他的所有决定永远都是正确的。我反对这种观点,这是迷信嘛!”

当时,我国正处在两条道路、两种命运斗争的十字路口,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

他不是预言家,他没有试图预测这个时代的答案。胡福明只是觉得,写文章的人既要顺应时代,也要有率先摇旗呐喊的胆量。

八十高龄的胡福明坐在自家客厅里,满头白发,一根接一根地抽着香烟。

身体并不健朗的他,现在依然每天要抽两盒。明知道抽烟有损健康,他依然控制不住,“不是不怕死,是怕不能思考”。

四十年前,这位昔日的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中共党员写的那篇理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早已家喻户晓。胡福明的老朋友,中共中央党校前副校长龚育之评价说,这应该写进党史。

中国人含蓄,身为作者,他的名字一直隐而不显。但在西方汉学家编著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胡福明的大名早已广为流传。

2018年1月16日,他在家中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谈起四十年前的旧事,胡福明语速极慢,字斟句酌。听到南方周末记者的提问,老人微微愣了一下。

“如果面对现在的孩子们,他们不熟悉中国改革开放前夜的时代背景,也看不懂晦涩的理论语言,要怎么向他们解释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写了什么?这篇文章为什么重要?”

胡福明皱起眉,似乎有些不悦:“(孩子们)应该读一点历史嘛。”停顿几秒,吸完一口烟,他决定认真回答这个问题:

“当时,一个人去世了,其他人说,他的话句句是真理,他是天才,他的所有决定永远都是正确的。我反对这种观点,这是迷信嘛!我说,马克思主义是这么认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不否认真理的存在,也不是说那个伟人的决策都错误。只是说,是不是正确,我们要再研究,要通过实践检验来得出结论。”

仿佛时光倒流四十年,他又回到了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如一声春雷;合作书写这篇政治宣言、在思想界掀起这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胡福明,本是一介书生。

改革开放四十不惑,当年的书生入仕又致仕,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用面对孩子的语言,解释完这篇影响了历史进程也改变了个人命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