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的青春 叶永青的1980年代川美记忆

1980年代的四川美院,涌现出一批创作实力与影响力兼具的画家,以罗中立、何多苓、周春芽、张晓刚、叶永青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表现甚至被称为“川美现象”。

责任编辑:邢人俨

1979年,张晓刚(左)、叶永青(中)、刘涌在昆明。(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

1980年代的四川美院,涌现出一批创作实力与影响力兼具的画家,以罗中立、何多苓、周春芽、张晓刚、叶永青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表现甚至被称为“川美现象”。展览“1982-1992无中生有的年代”通过绘画、诗歌、书信手稿再现了叶永青创作生涯第一个十年的真实印记。他的故事也是对那个“仍然在以各种方式产生着影响甚至作用”的青春时代的回溯与反思。

“1980年代留给我们的不仅有回忆,还有一堆值得面对的问题。今天出现在市场上竞价的这些作品,有时给人一种错误的成就感。”

“唯一真实的感受就是饥饿、饥渴”

1978年,20岁的叶永青考上了四川美院,从昆明坐上开往重庆的火车,当时要坐两天两夜。火车开动后,整个车厢里的人一直在悄悄地说话,声音很低沉,发出“嗡嗡”的低音。火车过了贵州,车厢里立刻就像炸了锅一样,叶永青顿时被四川人说话时尖利的声音震到了,他特别喜欢那种感觉,一下子被打开了。

到四川美院的第一天,叶永青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上课,老师问,你们是云南来的?以前云南来的同学身上都有股味道。叶永青不禁愕然,尽管是友好的表达,但敏感的叶永青觉察到异样。

云南来的同学很快聚集在一起开会,讨论是不是一起说普通话,不然别人看不起他们,因为有同学嫌云南人说话太慢了,也有同学问他们是不是在街上骑大象。叶永青说,我才不说普通话,我一定要变得和当地人一模一样。一个星期后,他就满口成都话,因为在当时四川美院,成都人占多数。

“我要成为当地人,其实是年轻时候的一种抵抗,包括你的成长、作品、趣味,你喜欢的东西都能够在现实当中找到,你就不停地寻找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后来慢慢解脱掉,才能做得比较圆滑。”叶永青说。

叶永青从小在昆明生活,当时的昆明不大,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口传的熟人社会。城里所有的画家他几乎都认识,他和同为画家的张晓刚、毛旭辉等人很早就相熟,几乎是一起成长起来的。

1976年中学毕业以后,叶永青没有去当知青,而是干起了各种临时工——饲养员、炊事员、建筑工、代课教师,什么都干。由于没有出路,他焦虑、压抑、夜不能寐,天天看书,囫囵吞枣地读。当时看的书大多没有封面,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都是只剩一半的书。后来书店开始卖文学名著,他就连夜排队去买。

“当时是懵懂的,每天都不知道第二天要做什么。唯一真实的感受就是饥饿、饥渴,很茫然,见什么东西都要,不会放弃任何可能性。其实我们当时什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