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向善,一股即将澎湃的浪潮

一股“商业向善”的力量正在成为新的潮流。

责任编辑:吕宗恕

中和农信以商业方式帮忙解决中国农村小额贷款难题而出名。(中国扶贫基金会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12日《南方周末》)

一股“商业向善”的力量正在成为新的潮流。在人人都是中心的互联网时代,商业企业将更关注社会、用户、员工和环境的关系,把做“好事”纳入企业的盈利策略中,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力。他们发现,让商业成为一种向善的力量,对商业利益最大化也有帮助。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尝试解决社会问题,将做好事纳入企业盈利策略中,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力。他们发现,让商业成为一种向善的力量,对商业发展更有帮助。

2018年3月,京东宣布将与澳洲牛肉商HW Greenham & Sons Pty Ltd合作区块链平台,让消费者可以在区块链上追踪每一块牛肉的来源,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让他们完全了解自己所购买的肉品。

6月,世界500强碧桂园宣布进军农业,组建农业公司,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认为自己“有责任去为乡村振兴做些事情”。

2017年10月,在云栖大会上,马云宣布阿里巴巴成立探索人类科技未来的实验室“达摩院”,他指出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是阿里巴巴探索人类科技前沿的根本动力,而“解决社会问题”是公司始终贯彻的技术研发逻辑。

同在10月,完成新一轮40亿美元的融资后,美团创始人王兴宣称美团已经进入“社会企业”阶段,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而一些小型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决心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解决社会问题,成为共益企业或者社会企业。

在这些行动中,一股“商业向善”的力量正在成为新的潮流。“2018中国绿公司年会”上,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国际公益学院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说,商业向善应当成为主流,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即将汹涌澎湃的历史潮流”。

20世纪经济模式过时了?

为什么大企业纷纷“向善”?

其中一个声音认为,当今世界的经济模式急需改变。

21世纪是一个属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社交模式,而“互联网+金融”更改变了财富积累方式。

2017年12月,在首届“义利99”榜单的发布会上,马蔚华提到当前经济发展的两个特点,“一边是财富急剧增长,一边是环境破坏、贫富差距拉大”。从企业家到消费者,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商业对短期利润最大化的追逐,显现各种恶果。管理学家乌麦尔·哈克认为,这是旧有商业模式必然带来的结果——鼓励及刺激消费造成过度浪费,消耗自然资源带来环境破坏,而财富的分配制度也导致财富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他将这种模式比喻成狩猎场,猎人们恣意攫取利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