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高考不是政府退出就能解决问题

高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一种考试。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陈攀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19日《南方周末》)

编者按:2018年高考录取正在进行之中。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保障学生有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发展兴趣,有创造性,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教育公平,还要适当向弱势群体倾斜,在地区与地区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诸多政策目标,改起来殊为不易。恢复高考40年,也正是中国社会转型的40年。高考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平衡改革与稳定的样本。继2018年6月7日《我看高考改革趋势》一文后,本期,我们继续请兼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的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分析高考制度。欢迎读者来信发表您对教育话题的分析和建议,来信务求简短和见识。邮箱:dacankao31@126.com。

高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一种考试

南方周末:都知道高考是指挥棒,“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中小学似乎仍然是围绕着提高考分来组织教学,教育部门想“减负”,但落地起来似乎很难。

刘海峰:的确,现在中国因为有高考存在,它指挥棒的功能非常强大,影响了整个中小学教育。中考与之类似,导向功能也非常明显。所以,应试的压力在中小学是普遍存在的,甚至有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课业负担也蛮重,在这种情况下,想改变中国学业水平很重的这种情况,很难。

但中国又离不开高考,我向来认为高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一种考试,没有高考不行,有高考就会对中小学有应试的导向。从中小学就开始的学业压力,除了跟高考制度有关外,很重要的还是中国人的教育价值观,这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自古就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高度甚至过度重视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或教育部门,不管怎么发文件要减轻中小学学习负担,始终减不下来,一些基础课程,学校把它减下来了,家长又把它放在课外的假期里补回去,每到周末以及寒暑假,各种补习班、培训班,非常火爆。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年轻妈妈很多都是“教育狂热分子”。

崇尚儒家文化的东亚文化圈,包括韩国、日本、新加坡,与中国类似,非常重视教育,华人尤其重视。那些移居海外,到美国去的华人、留学生,他们的后代,也要考高分、进名牌大学,像美国“虎妈”蔡美儿,就是华人中的典型。她已经是从菲律宾移民美国的第三代华人了,血液里还流淌着中华的文化基因。这跟我们文化相关,虽然美国没有像我们这样的高考氛围,但华人的孩子学习任务一样很重。

南方周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讲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为适应新高考改革目标,真正撬动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未来可以做怎样的尝试?

刘海峰:很难,如果能做,也只能是渐进地做一些试验,主要是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原因。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大家办事都讲求人情关系。再者,诚信体系不够完善,如果要多元评价、综合录取,希望能够不完全看课业成绩、考试分数,那就要看推荐信、平时表现、成长记录等,这些往往会作假,没法判断真假。比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