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大妈的“历史责任”

这么看来,广场上的大妈大叔们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维新”儒家文化的“历史责任”。

责任编辑:朱又可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26日《南方周末》)

每到傍晚,各个公园、小区的广场都会聚集起一群人跳集体舞,这些人以中老年女性为主,所选的曲目也多为当下最洗脑的“神曲”。这就是所谓的广场舞,其在我国的兴起,引起了许多的关注。然而,你是否想过,这种现象和我国文化传统的变迁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都会区的形成和职场结构的蜕变,社会大众的生活形态,正在经历一场悄然无声的革命。在二十一世纪前叶,中华大地上各地蓬勃生猛的广场舞,可以说是最引人注意的新鲜事物之一。然而,虽然衍生的商机(服装道具、音乐设备、歌曲舞技等等)已经引发许多关注;广场舞的另一种深层意义,却似乎一直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

这个故事,最好由稍远的时空说起。众所周知,从遥远的汉武帝(公元前134年)开始,虽然间有起伏,但是儒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殆无异议。儒家思想成为历朝历代的正朔,一脉相承,照耀古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