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灯五四,举火人间缅怀恩师朱德发先生

办完朱德发先生的丧事,我回到北京,夜里做了一个无比漫长的梦。梦中我在一片类似故乡的水网中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家的方向。

责任编辑:刘小磊

朱德发教授在1980年初提出了五四文学的指导思想是人道主义思想。(李宗刚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2日《南方周末》)

办完朱德发先生的丧事,我回到北京,夜里做了一个无比漫长的梦。梦中我在一片类似故乡的水网中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家的方向。

醒来,我查阅了各种解梦大全,得到的答案多数是,梦见自己在水边回不去了,是焦虑和怀念过往的意思。

我一直是武断的无神论者,也几乎从不相信各种诡异灵验的东西。但这次,我却非常希望能够有一种解释,这种解释能够解除我内心的一种巨大的失落,一种无法填补的真空。因为朱先生的离去,我生命中那个可以归来的去处,那个可以叙说的和告白的人,永远地离开了。

是的,再也没有这样一个坐标,一个精神的支点,一个可以归来的港湾了。这是失去父亲的感觉,虽然我的生父尚顽强地蹒跚在他自己暮色中,但另一位具有同样意义的长者,一个精神之父,却匆匆地去了,没有给我丝毫的思想准备。

直到这一刻,我或许才明白了“师父”的含义,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光。

回想三十年前的1988,那时我以25岁之身,工作四年的阅历,重新考回了母校,拜在先生的门下,从此我有了一位学业意义上的导师。可是对于“导师”的含义,却真的是似懂非懂的,我几乎是用了生命中最年轻和最富能量的30年,方才明白了他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原本的计划,是要考取北京师大或者南京大学的世界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那时,面向中文系的学生招收世界文学硕士的学校,全国不过几所,我实在不想放弃自己在专科学校四年教书生涯中积累起来的那点对于外国文学的热爱。但是一旦遇到了他,一切便都被改变了。

他告诉我,他最希望发现和招到这样的学生:有一定世界文学的视野,又以研究中国新文学为使命,他希望我能够参与到那一时期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与学术变革的浪潮之中。我被他所描绘的这样一幅滔滔大河般的景致迷住了,我无法不攀爬到他的船上来。当然,另一个客观上的无奈是,我的外语水平还远达不到要求,改考中国现代文学,会极大地缩短我漫长的求学之路。

就这样,我变成了朱德发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