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疟疾控制,非洲人更熟悉中国援建的桥梁铁路 中国治疟经验出海

当地人更熟悉中国人援建的桥梁或铁路,但说起中国疾控系统专家到坦桑尼亚帮忙控制疟疾,鲜少有人了解。

责任编辑:何海宁 袁端端 实习生 朱思良 张元元 江文

在坦桑尼亚试点村落,瓦娜比说,蚊帐保护了自己的三个孩子免于疟疾。(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9日《南方周末》)

2016-2017年,坦桑尼亚平均每年有5000名住院患者死于疟疾。而在偏远村落,未获治疗致死的病例无法准确统计,留在家中务农的妇女和5岁以下的儿童成了重灾区。

当地人更熟悉中国人援建的桥梁或铁路,但说起中国疾控系统专家到坦桑尼亚帮忙控制疟疾,鲜少有人了解。

回忆在非洲东部国家坦桑尼亚防治疟疾的日子,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王多全最先记起的画面是:盛夏傍晚,他和同事们在村里的露天小餐馆里吃饭,淋着浓稠豆酱汁的餐盘一端上餐桌,立刻引来黢黑的苍蝇。

2015年8月,在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资助下,王多全作为中英坦疟疾控制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现场工作组组长,来到了坦桑尼亚。他们很快适应了“跟苍蝇抢饭吃”的日子,但更大难题是:怎样用中国经验对付那些携带并疯狂传播着疟疾病原体的非洲蚊子?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年均疟疾病例三千多万,到2017年首次实现全年无本地病例报告,中国消除疟疾的计划和经验收获颇丰。但在贫穷且原始的非洲乡村,对项目组来说,无论是劝服人们睡进蚊帐,还是让疑似患者及时就医并将疫情上报,都困难重重。

在为期3年的干预后,终期评估显示试点地区人群疟疾感染率下降80%以上,成绩亮眼,但如何延续成果并在非洲地区更大范围推广,前景依然未知。

借用经典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中的一句话:不管你事前读过多少关于非洲的书,一旦你身临其境,那里的第一个印象都使你感到不知所措。

破洞的蚊帐

试点项目覆盖的一处村庄,位于坦桑尼亚鲁菲季河的下游,30岁的瓦娜比带着3个孩子,就住在一间十余平米的低矮平房里。

她们的床是一张5厘米左右厚度的海绵垫子,随意铺在水泥地面上,淡蓝色的蚊帐被草绳拴着,远望去有4个拳头大的破洞,只有一处被缝合修补。

在坦桑尼亚村落,这样破了洞的蚊帐是村民抵御疟蚊的武器。(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图)

在当地,每到夜幕降临,总有携带着疟疾寄生虫的“吸血鬼”倾巢而出,在一年中两次雨季前后更是尤为活跃。然而丛草密布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生活条件,让这里的人们只得长期以漠然的神情默默忍受着。

疟疾是一种由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的虫媒传染病,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严重时危及生命。

根据坦桑尼亚国家疟疾控制项目署(以下简称NMCP)最新的公布报告,2016-2017年,平均每年有5000名住院患者死于疟疾。而在一些偏远村落,未获治疗致死的病例无法准确统计。留在家中务农的妇女和5岁以下的儿童成了重灾区。瓦娜比保护孩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