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个“隔断门”,一个校园就能容下两个小学吗?

“百年老校迁往新城,意味着苏州百年优质教育资源的延传与扩容。”

“力争通过教育布局的调整来优化人口结构,顺应姑苏区古城保护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吕宗恕

“隔断门”风波中的勤惜实验小学。(侠龄/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9月6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苏州小学 “隔断门”风波背后 一所百年小学与一座千年古城的教育复兴史》)

“百年老校迁往新城,意味着苏州百年优质教育资源的延传与扩容。”

“力争通过教育布局的调整来优化人口结构,顺应姑苏区古城保护发展路径。”

2018年9月3日,全国中小学校开学首日。经历数次沟通无果,学生家长周亮还是把孩子送进了勤惜实验小学。

在校园内,每层教学楼的连接处都需要门禁卡刷卡通行,两栋教学楼之间竖起了一道临时建起的隔断门。正是这一扇门,将校园分隔成两个空间,一边是苏州百年公办学校勤惜实验小学,另一边则是用于安置打工子弟的立新小学。

十多天前,这道尚未完工的隔断被舆论称为“隔断门”。风波中,有不少勤惜实验小学家长公开抗议“学区房白买了”“粗暴安置”“剥夺我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他们不希望当地区文教委把那些被称为“菜小”的学生突然安置过来。场外舆论指责他们自私,优越感作祟。

“城乡教育差距现实问题(通过这件事)戏剧性地凸显了出来。”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宋映泉如此评价。

而这一风波背后,还有苏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的两难选择。十余年来,两所小学随着古城教育资源的调配组合,腾挪反转,命运相系。

不想被圈养

“我们不是什么‘富贵’阶层。”周亮解释。“隔离门”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并未如勤惜实验小学家长所愿,帮助他们给教育部门施压。倒是“富人自私”的批评格外刺眼。周亮说,他2002年来苏州上大学,2006年大学毕业从事房产工作,现在每月车贷房贷要还一万多,“现在市场不好,我们这些家长压力更大”。

引爆这些压力的是2018年8月16日苏州市姑苏区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区文教委”)发给立新家长的一纸通告。该通告称,因立新小学校舍租赁到期,立新小学850名学生将整体安置到勤惜实验小学内上课。

周亮等勤惜家长一下子就坐不住了。立新小学因与娄门菜市场相隔不远,在当地俗称“菜小”,属打工子弟学校。两个背景如此不一样的学生放在一起?他们不用买房就可以读勤惜实验小学吗?

没有家长能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第二天,百余名勤惜家长赶到区政府询问情况,未获进一步的消息。此后几天,他们到区市两级政府寻求答复,但也没有结果,家长还与有关人士发生了肢体冲突。

不愿具名的多位勤惜实验小学家长说,他们担心“菜小”学生欺负自己的孩子,担心房价下跌,还担心两个学校颁发一样的毕业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