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报恩寺:骗局成就“迷你版故宫”

国内叫“报恩寺”的庙宇不少,但川北平武县报恩寺,被认为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朝宫殿式佛教建筑群。这座距今近580年的“深山宫殿”,背依群山,面临涪江,掩映在黛色参天的古柏丛林中,在青山绿水衬托下显得古朴静雅,雄伟壮观。

有“缩小版故宫”之称的报恩寺,是一座有趣的建筑群:它缘起于一场惊天骗局,成就惊世圭臬,完成了一段刀尖上的舞蹈。

川北的热辣阳光,在这座气势恢宏的全楠木建筑下投映出浓重阴影,也让我在历史的褶皱中,隐约瞅到芸芸众生艰难劳碌的身影……

责任编辑:杨嘉敏

国内叫“报恩寺”的庙宇不少,但川北平武县报恩寺,被认为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朝宫殿式佛教建筑群。这座距今近580年的“深山宫殿”,背依群山,面临涪江,掩映在黛色参天的古柏丛林中,在青山绿水衬托下显得古朴静雅,雄伟壮观。

有“缩小版故宫”之称的报恩寺,是一座有趣的建筑群:它缘起于一场惊天骗局,成就惊世圭臬,完成了一段刀尖上的舞蹈。

川北的热辣阳光,在这座气势恢宏的全楠木建筑下投映出浓重阴影,也让我在历史的褶皱中,隐约瞅到芸芸众生艰难劳碌的身影……

报恩寺掩映在山峦绿树中。(李贵平/图)

本想造王宫,无奈改寺院

报恩寺之所以保存至今并原貌呈现,很大程度是得其地理,为北川、青川两县的大山大水所护佑。宋代诗人邵稽仲《龙门故城》诗曰:“峭壁阴森古木稠,乱山深处指龙州,猿啼鸦噪溪云暮,不是愁人亦是愁。”是对僻壤平武的真实写照。以我这些年的行游经历看,平武周遭的险峻逼仄,完全可以和蜀中有名的二郎山、巴郎山、夹金山、鹧鸪山等媲美。

在四川越来越多偏僻之地与高速公路打通气脉的今天,平武报恩寺静卧在重重山岭里,犹如一个童颜鹤发、独守宁静的道仙,凭借自身功力,吐故纳新于自然山川中,在历史的日月光华中矍铄挺立,没有半点颓废的样子。

报恩寺,最初是作为深山王宫而建,迫于龙颜震怒、面临株连之罪,不得不改建成大型寺院——这是近600年关于报恩寺的记载里,最为惊艳的一页。如风过树动,张扬着民间智慧的华丽虬枝。

报恩寺,由明代龙州(今绵阳市平武县)宣抚司世袭土官佥事王玺、王鉴父子奉圣旨主持修建。王玺、王鉴何许人也?《龙阳郡节判王氏宗亲墓志》《敕修大报恩寺碑铭》记载:“王玺,字廷璋,系宋代龙州长官王坤厚之玄孙。明王朝建立后,王玺祖父王祥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大军伐蜀,率众归附大明朝廷。成祖洪武七年(1409年),改设龙州衙门,授从仕郎判官之职,世代相传。至宣德三年(1428年),王玺乃奉兄袭父职。宜德九年(1434年)升龙州为龙州宣抚司,王玺提升为龙州宣抚貫上上官佥事,并赐封昭信校尉。

这是什么意思呢?作为白马王氏土司世袭家族,王玺从他祖父王祥下来都是为朝廷立过大功、也受到重用的牛人。王玺本人出身世家,“貌异而才优”,自然也算个牛人。

既是牛人,就得整些牛皮哄哄的事儿来。

话说明正统年间,王玺进京朝贡。此时正是明英宗登基不久,距朱元璋开基建国已近60年,经过前面五位皇帝的经营,国家已恢复稳定,经济繁茂。那天来到北京,这位白马王氏土司看到紫禁城层楼叠阁,巍峨宏丽,殿角悠悠不绝的风铃声,像在显摆君临天下的霸气。这让王玺羡慕不已,他可能想,自己何不也修一座王宫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