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工艺遇见现代设计 “非遗”回归大众生活再绽异彩

成都远洋太古里,毗邻繁华的春熙路,保留了古老的纵横街巷与沧桑的历史建筑,融入了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现代特色的玻璃幕墙。在这里,一场同样讲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展览正在进行。

2018年9月17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联合“稀捍行动”等多方力量主办的“‘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公开展”在成都太古里广东会馆揭幕。展期将持续到10月7日,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

嘉宾出席“创承智造”非遗展开幕仪式

此次展览以“源”和“创”为主题。“源”是指“非遗”技艺的本源,亦是保护与传承的对象;而“创”则是设计师在“非遗”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与创新。“非遗”传承人赵树宪以“宫廷绒花”为“源”,精心设计出“绒花胸针”,生动诠释了“源”与“创”的关联。

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成立于今年3月,由白酒品牌水井坊出资,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发起。这是白酒业内第一只非遗保护专项基金,专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旨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审美、大众生活紧密结合。因为对“非遗”保护秉持着相同的理念,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与“稀捍行动”走到了一起。

“稀捍行动”始于2012年,其提倡在“使用”中保护“非遗”。六年间,“稀捍行动”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交流,通过现代设计实现传统“非遗”的新生。

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主任舒杨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可以把“非遗”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让更多人来到太古里,通过这些展品设计,真正了解和感知“非遗”的魅力,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

用当代精神诠释传统工艺

展览中,一件“金箔屏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改变了以往静态作为配角的金箔装饰方式,而聚焦在金箔材质的本身,将之置入可翻转的平板型水器中,每当平板翻转,便能看到闪亮的金箔,像雪花球般由顶而降的效果。

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南京金箔技艺。它出自有“装置艺术魔法师”之称的美裔华人设计师王珏(JUJU WANG)之手。王珏设计的大型艺术装置“看宫”曾在南京朝天宫展出并被永久收藏。

此次活动策展人、台湾文创人韩德昌诠释了自己的理念:传统文化的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与大众相去甚远,所以希望能够通过设计师们的共同努力,让古老的艺术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中。

那么,如何实现传统“非遗”与当代审美的融合?在展览中可以找到答案。展品中有一组“仿古高足杯”。高足杯是中国传统食器的重要元素,但它存在脆弱、容易倾倒的缺点。设计师将其转换成现代的塑料材质,创作出一组豆盘作品。保留原物的美观造型,添加丰富的色彩,实现了传统器物在功能和美学上的双重转变。

“创承智造”展品——金箔屏风

部分展品

部分展品

“非遗”传承要回归生活

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作为展览的主办方之一,不仅想通过此次活动让大众认识到传统“非遗”能应用于当代,同时它也在现实中助力“非遗”回归生活。漆器是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首个支持项目,今年6月,水井坊携手“稀捍行动”共同启动了“大漆驻地计划”,旨在让传统“非遗”技艺应用到当代,获得新生。

成都漆艺起源于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时期,是中国最早的漆艺之一。漆器最初是生活用品。但其传承一度失落,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两次较大转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取代漆器成为日常生活器皿;明朝时期,家具等大漆器又被硬木替代。中国漆器在生活领域逐渐萎缩。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小漆器厂近两百家,但主要用于出口。作为工艺品的漆器,基本退出了大众生活。

米成是“稀捍行动”的发起人。对于“非遗”逐渐被大众遗忘,退出生活,他感到惋惜。“当它逐渐退出大众生活时,也慢慢丧失了文化感。文化之所以成为文化,就是有人在用。”他认为中国“非遗”应像日本清酒一样在“使用”中传承。

成都漆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尹利萍老师现场讲述大漆之美

如何让“非遗”重新回归生活是当下最大的难题。漆器传承人尹利萍和米成有着同样的忧虑。“这个东西离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现在要让它回归生活就必须重新做设计。”

尹利萍提出“把漆器带回家”的设计生产理念。成都漆器厂自主研发了一些适合于大众的文创产品,如手机壳、手镯、食碗等,都是大众可以购买的日常用品。“大漆驻地计划”落地后,水井坊也与尹利萍展开合作,定制了可供消费者收藏的炫金流彩杯。

水井坊非遗基金与成都大漆共同创作的炫金流彩杯

生存下去肯定要“吃饭”

从事酿酒行业的水井坊,为什么会跨界保护成都漆艺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诞生于成都的水井坊,有两个核心的双遗资产:一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600年历史的水井街酒坊遗址(现存于水井坊博物馆);一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坊传承600余年的酿造技艺。六百年来,岁月变迁,老酒坊传承着传统技艺仍在酿酒,生生不息。

水井坊的酿酒故事,无疑成为了“活着的传承”典范。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建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出“非遗”保护的新模式,助力其他“非遗”保护。很多人认为商业与“非遗”无法融合。但水井坊的观念是,“非遗”的保护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够恢复自身造血,手艺人才能活下去。

羌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老师分享羌绣的传承与创新

羌绣传承人杨华珍曾是一名摄影记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浩劫突临,正在摄影路上的杨华珍幸运地没有被滚落山石掩埋。面对生与死的震撼,杨华珍迅速辞职,同年8月,牵头成立了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和羌绣协会。

“我当时只有三万元,带着这些钱把姐姐们带出大山闯荡江湖。”杨华珍想为传统技艺找到出路。她的选择与坚持,最终使羌绣、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3项工艺全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杨华珍与植村秀、星巴克等合作,借助企业力量推动“非遗”发展。如今,一笔羌绣订单有几十万的收入。

从三万起家,到如今一单几十万,舒杨被杨华珍的故事感动了。“人活下去肯定要吃饭,要有能够支撑你生存的物质基础。手艺人通过自己的手艺获得认可,赚取收入,可以支撑‘非遗’活下去。”舒杨相信,商业并不必然破坏“非遗”的文化性。

但要让“非遗”真正活起来,舒杨认为只依赖企业助力是不够的。所以,水井坊在“大漆驻地计划”和“‘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公开展”中均延续“我是非遗守护人”的品牌基金核心理念,凝聚“稀捍行动”、当代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力量。“只有各方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发力,才能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与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舒杨如是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